[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9079.4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车喇叭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喇叭是汽车的音响信号装置。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需要和规定发出必需的音响信号,警告行人和引起其他车辆注意,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还用于催行和传递信号。汽车喇叭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浮动式、按钮式等,可通过主气囊与方向盘共同实现,也可以单独集成在方向盘或者单独集成在主气囊上。但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汽车喇叭的噪音较大且固定的不牢固,给汽车的维修,售后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喇叭及汽车,降低现有喇叭噪音大,安装不稳定带来的危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喇叭,包括:
安装于气囊支架上,并与所述气囊支架上盖设的气囊盖板卡接,
其中,所述汽车喇叭包括:喇叭盖和承载所述喇叭盖的底座,所述喇叭盖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
其中,上述汽车喇叭还包括:用于接触导电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喇叭盖于所述底座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所述喇叭盖于所述底座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触点设置在所述喇叭盖上,所述第二触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设置一使喇叭盖复位的弹簧。
其中,所述底座底部上设置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气囊支架固定。
其中,所述底座侧部上设置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与所述气囊盖板卡接。
其中,所述喇叭盖和底座为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喇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塑料护套的喇叭结构,通过将喇叭盖和底座设为塑料件,减小噪声;同时将喇叭固定在气囊支架并与主气囊盖板卡接,结构稳定,增大了喇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的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底部的固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侧部的固定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喇叭盖,2-上触点,3-弹簧,4-底座,5-下触点,6-挂钩,7-气囊支架,8-卡接口,9-气囊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喇叭的噪音大,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喇叭及汽车,通过将喇叭盖和底座设为塑料件,减小噪声;同时将喇叭固定在气囊支架并与主气囊盖板卡接,结构稳定,增大了喇叭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喇叭的安装位置安装示意图,图中显示在主气囊两端分别安装了喇叭结构。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喇叭的安装完成的总体示意图。该汽车喇叭固定在气囊支架及气囊盖板上,结构稳定。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喇叭,安装于气囊支架7上,并与气囊支架7上盖设的气囊盖板9卡接,所述汽车喇叭包括:
喇叭盖1和承载喇叭盖1的底座4,喇叭盖1与底座4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喇叭中,将汽车喇叭集成在主气囊上,主要固定在气囊支架7和气囊盖板9上,使汽车喇叭结构稳定,增大可靠性。同时由于汽车喇叭集成在主气囊上,则相应的方向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由于喇叭盖1与底座4之间是滑动配合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喇叭还包括:用于接触导电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喇叭盖于所述底座内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所述喇叭盖于所述底座内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触点为上触点2,上述的第二触点为下触点5。同时上述的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指向下滑动,上述的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指向上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9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