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氮的液气状态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8442.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冯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琛 |
主分类号: | E21F5/08 | 分类号: | E21F5/08;F24H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状态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氮向气态二氧化碳/氮转换的转换器,主要用于矿井下的防灭火。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自然发火常用的防灭火方法是向采空区注入氮气,但矿用氮气灭火设备(尤其是制氮设备)综合成本较高。也有少部分矿区采用二氧化碳进行防灭火,所使用的液态二氧化碳向气态二氧化碳转换的转换器均为加热装置位于转换器的上部或多为大加热器集中加热,这使得转换器内即使采用循环泵,其上部水温也始终高于下部水温,使位于加热装置下方的换热装置受热不均匀,换热装置极易冻坏出现安全事故,且由于换热装置受热不均匀,还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并且出气量无法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氮的液气状态转换器,壳体内水温自动平衡,节能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氮的液气状态转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为若干个串联或并联的盘管,所述换热装置的首尾两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构成进液管和出气管,所述换热装置的下方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加热管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换热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控制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出气管上设有低温安全阀、温度表和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热器的加热管上下交错均匀设置。
所述进液管优选位于所述出气管的下方。
所述的二氧化碳/氮的液气状态转换器可以设有延伸进所述壳体内的蒸汽进管,所述蒸汽进管的蒸汽出口优选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下方,所述蒸汽进管的蒸汽进口连接蒸汽源。
所述蒸汽进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的管壁上可以设有若干个泄汽孔。
所述壳体的上部可以设有进水管,下部可以设有排污管。
所述壳体的上部可以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连接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口可以连接所述排污管。
所述壳体内可以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或所述进水管的进口连接的进水控制端。
所述壳体的顶端可以设有放空管。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可以设有水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的加热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的正下方,使换热装置底部的水温高于上部的水温,使壳体内部所述换热装置所处位置处的水向上流动,位于所述换热装置上部的相对温度较低的水从换热装置的四周流向换热装置的底部,再在所述加热器的加热作用下向上流动,从而形成壳体内的水流自循环,使壳体内水温自动平衡,保证所述换热装置的受热均匀,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换热装置的局部温度过低致使冻坏的情况发生,且壳体内热量损耗小,节省能源,节约成本,根据申请人的实践,在完全采用电加热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相比于将加热装置设置于壳体上部的转换器至少节电30%。
加热器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各电加热器的加热管上下交错设置,在可以有效保证壳体内加热区的水温均衡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所需的气态二氧化碳/氮的流量、温度或压力,适宜选择管式电加热器的使用数量,从而实现对气态二氧化碳/氮的出气量及其它参数的控制,同时还可进一步地避免能量的浪费。
采用电加热器作为主热源,蒸汽作为辅助热源,既可以一用一备,又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同时使用,有效保证转换器的正常运行。
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根据换热装置内部二氧化碳/氮的温度和壳体内的水位自动控制加热装置的热量输出和壳体内的输入水量,精确控制的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琛,未经冯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8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