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栽培包恒温培养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8317.X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72600 山东省济宁市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栽培 恒温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室,尤其是一种食用菌栽培包恒温培养室。
背景技术
我国的食用菌多达938种,可供人工栽培的50余种,它们分属于41个科、132个属,器重担子菌620种(占94.4%),子囊菌39种(占5.6%),食用菌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并不太高,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需要适合的温度、通风和光照。
目前,通用的培养室中,一般为整体式培养室,该整体式结构无法同时处理多个菌种,无法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别处理,即无法根据不同菌种的需要调节适合每个菌种的温度和湿度,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菌种的食用菌栽培包恒温培养室。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食用菌栽培包恒温培养室包括封闭的培养室本体,所述培养室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柜和至少两个封闭的培养单元,每个培养单元的中间为通道,通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培养包支架,培养包支架沿垂直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它还包括冷却水管,该冷却水管贯穿每个培养单元中的每层培养包支架,所述培养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冷却水管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每个培养单元中与每层培养包支架对应的冷却水管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雾化喷嘴和由控制柜控制的控制阀,每个培养单元中分别设置有制冷机,每个培养单元中与每层培养包支架对应处分别设置有与控制柜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每个培养单元的温度为18-22℃。
位于通道两侧的培养包支架分别采用独立的冷却水管,即:位于通道一侧的各个培养单元采用一组冷却水管,培养室本体上设置有与该组冷却水管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通道另一侧的各个培养单元采用一组冷却水管,培养室本体上设置有与该组冷却水管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缩短冷却水在冷却水管中的循环路径,从而使冷却水管中的水尽可能的保持在预设的温度。
位于通道两侧的两组冷却水管自上向下盘旋设置,以实现位于通道同一侧的每层培养包支架适用同一组冷却水管。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食用菌栽培包恒温培养室中,培养室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柜和至少两个封闭的培养单元,每个培养单元中可以培养不同的菌种,当然也可以培养相同的菌种。每个培养单元的中间为通道,通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培养包支架,培养包支架沿垂直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在不影响培养包的取放作业的同时,可以培加每个培养单元的培养空间。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每个培养单元的温度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柜,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每个培养单元中菌种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控制阀的开度,以适应不同菌种的不同需要。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组水管自上向下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制冷机,3-控制阀,4-雾化喷嘴,5-培养室本体,6-温度传感器,7-冷却水管,8-培养单元,9-培养包支架,10-出水口,11-通道,12-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食用菌栽培包恒温培养室,如图所示,它包括封闭的培养室本体5,所述培养室本体5内设置有控制柜12和至少两个封闭的培养单元8,每个培养单元8的中间为通道11,通道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培养包支架9,培养包支架9沿垂直方向至少设置有两层。
该培养室还包括冷却水管7,该冷却水管7贯穿每个培养单元8中的每层培养包支架9,所述培养室本体5上设置有与冷却水管7对应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10,优选位于通道11两侧的培养包支架9分别采用独立的冷却水管7,以缩短冷却水在冷却水管7中的循环路径,从而使冷却水管7中的水尽可能的保持在预设的温度,即:位于通道11一侧的各个培养单元8采用一组冷却水管7,培养室本体5上设置有与该组冷却水管7对应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10;位于通道11另一侧的各个培养单元8采用一组冷却水管7,培养室本体5上设置有与该组冷却水管7对应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10。位于通道11两侧的两组冷却水管7自上向下呈S形盘旋设置,以实现位于通道11同一侧的每层培养包支架9使用同一组冷却水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8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粉碎及固液混合一体化制浆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长拨叉的多点锁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