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倍率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945.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斌;聂志彪;刘志坚;张庆伟;刘远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率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大倍率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大倍率电池组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缺陷:
1.电池与电池之间的连接不可靠,受到大电流大电压的影响容易连接失效。
2.电池组散热不好,温度上升太快,容易出现烧断。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大倍率电池组电池与电池之间连接不可靠且散热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散热效果好的大倍率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大倍率电池组,包括M*N个电池,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上固定架、下固定架、多个金属导流排;
所述M*N个电池呈矩形排列,其中:每横排排列M个电池,每纵排排列N个电池,位于同一横排的电池的正负极放置方向相同,相邻两横排的电池的正负极放置方向相反;所述金属导流排将位于同一横排的M个电池并联成电池单元,多个金属导流排将N个电池单元依次串联;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分别位于大倍率电池组的两端面,所述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均包括M*N个限位槽,所述M*N个电池固定在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的对应限位槽之间。
上述任意相邻限位槽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电池的直径。
上述金属导流排的两侧边之间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上固定架或下固定架的结构相适配。
上述位于大倍率电池组最外侧的两排电池上的金属导流排均向外伸出。
上述金属导流排的两侧边与电池的电极之间激光焊接。
上述金属导流排的材质为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大倍率电池组,通过将多个电池进行一定的排布,使相邻两横排电池仅需通过一条金属导流排就能达到将位于同一横排的电池并联、同一纵排两个电池串联从而输出大电流的目的;同时,使用金属导流排这种连接手段具有可靠性高、导流效果好、易于焊接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大倍率电池组在大电压、大电流的条件下所导致的损耗高、温度高易造成局部失效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大倍率电池组,采用金属导流排进行电池间的串并联,构思巧妙,且金属导流排中间的凹型结构与电池固定架配合,易于定位。
3、本实用新型大倍率电池组,金属导流排上的凹槽不但起到定位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增加导流排的散热面积,防止电池组放电过程中发生过热现象。
4、本实用新型大倍率电池组,通过固定架将各个电池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各电池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有助于单个电池的散热。
5、本实用新型大倍率电池组,金属导流排与电池的正负极是通过激光进行焊接的,焊接电阻小,增强了散热性能。
6、本实用新型大倍率电池组,多个金属导流排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金属导流排向外伸出,便于多个电连接装置(电连接夹等)同时与最外侧的两个金属导流排连接,提高过电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倍率电池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大倍率电池组的侧视图;
图4为大倍率电池组去掉固定架之后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视图;
图6为电池正极端面图;
图7为电池端面负极图;
图8为金属导流排俯视图;
图9为金属导流排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电连接关系图;
其中:1-电池,2-上固定架、3-下固定架、4-金属导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倍率电池组,包括多个呈矩形排列的电1,每横排排列M个电池,每纵排排列N个电池,位于同一横排的电池的正负极放置方向相同,相邻两横排的电池的正负极放置方向相反;相邻两横排电池之间通过金属导流排4连接,位于同一横排的M个电池并联,同一纵排的相邻两个电池串联,M、N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大倍率电池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电池固定架,分为上固定架2和下固定架3,电池固定架包括M*N个限位槽,每个限位槽对应放置一个电池,相邻限位槽之间的间距略大于电池的直径。此固定架在将各个电池的位置进行限定的同时使各电池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有助于单个电池的散热。
金属导流排的两侧边之间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流槽,导流槽与电池固定架的结构相适配,金属导流排与电池的正负极是通过激光进行焊接的,焊接电阻小,增强了散热性能。
多个金属导流排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金属导流排向外伸出,便于多个电连接装置(电连接夹等)同时与最外侧的两个金属导流排连接,提高过电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气涡轮机的冷却复合板
- 下一篇:使用轨道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内燃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