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891.3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逢荣;李程;李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B26D7/01;B26D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软管切割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切断工序是尼龙管、橡塑管等软管类零件加工时必不可少的工序。软管切断加工主要要求是切断尺寸准确,不得将管体压扁,不得出现斜口和飞边,另外要求切割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传统的软管下料一般用滑动刀片式或铡刀式切管器结构,滑动刀片式切管工作过程如下:切割前,待切软管插在滑座上相应规格的孔位中,刀片被限制在滑槽里滑动。调整好切割长度后,操作者向下用力压住刀架,同时猛力向前推,刀锋迅速划过软管,将其切断。这种切管方式中,刀片与软管的相对运动速度基本不变。这种切管器结构简单,但对切断操作要求较高,除了要求刀片锋利外,还需要切管时用力推动刀片,使之能够迅速地一次性完成切断。如果一次动作未将软管完全切断,第二次切管时需要对准切口和刀锋位置;而且刀锋工作段短,容易磨损而变钝。铡刀式切管机是将刀片固定在铡刀杆上,铡刀杆通过转轴连接在基座上。工作中,铡刀杆与转轴形成一个省力杠杆机构。这种切管方式相对滑动刀片式比较省力,但参与切割的刀锋长度较小,刀片易磨损甚至折断,与前者相比改善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切管机存在一次无法切断机刀片易磨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切割受力面大,并可减小刀片磨损的软管切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软管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软管固定座,所述软管固定座上设置有多个软管定位孔,所述底座上分别连接有摇臂和摇杆,所述摇臂和摇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横杆的两端,所述摇臂与底座、摇杆与底座、摇臂与横杆、摇杆与横杆之间均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横杆上安装有刀片。
所述多个软管定位孔的孔径不同。
所述软管定位孔圆弧最高点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采用平行四杆机构切管方式,在操作时所用的力要小得多,甚至杆系的自重即可切断软管;不会压扁管体或折断刀片;参与切割的刀锋段较长,减小了刀锋的磨损;另外,工作中刀刃始终在槽内,避免了刀锋外露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摇臂;2、横杆;3、摇杆;4、底座;5、软管固定座;6、软管定位孔;7、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软管切割装置,包括底座4和固定在底座4上的软管固定座5,软管固定座5上设置有多个软管定位孔6,底座4上分别连接有摇臂1和摇杆3,摇臂1和摇杆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横杆2的两端,摇臂1与底座4、摇杆3与底座4、摇臂1与横杆2、摇杆3与横杆2之间均采用铰链连接,横杆2上安装有刀片7。
本实用新型中刀片7固定在横杆2上,通过摇杆3和摇臂1与底座连接,摇臂1、摇杆3、横杆2以及底座4共同构成平行四杆机构。摇臂1上端为手动加力部位。切割动作初期,刀片7运动速度在管体径向分量为0,而在管体切向上分量较大,这种运动特性便于划开管体,同时保护刀片7不易被折断;随着切割运动的继续,刀片切向速度减小,径向运动速度增加,以便快速将管体切断。软管定位孔6排列时,不同的孔圆弧最高点的高度相同,保证切割起始时四杆机构工作在切向速度较大的位置。
该装置与传统切管机相比,操作时所用的力要小得多,甚至杆系的自重即可切断软管;不会压扁管体或折断刀片;参与切割的刀锋段较长,减小了刀锋的磨损。另外,工作中刀刃始终在槽内,避免了刀锋外露造成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