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笔的笔芯塑料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452.2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1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笔芯 塑料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笔的笔芯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塑料制品时,由于模具结构因素,一般对电子笔笔芯的注塑成模具上,其型腔结构与分流道之间构成复杂,使其生产效率低,且笔芯的生产数量也不是很多,降低了生产量,从而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笔的笔芯塑料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子笔的笔芯塑料模具,包括静模板、型腔板及动模板,型腔板上设有型腔,所述型腔板上设置有4个相同且呈“田”字型分布的型腔组,所述4个型腔组之间通过“工”型主流道相连通,所述每个型腔组上设有8个大小相同的型腔,8个型腔沿竖直方向呈平行并排排布,每两个型腔为一单元,每个单元的两个型腔与第一分流道相连通,所述8个型腔连通有4条形状相同的第一分流道,每两条第一分流道为一组,每组的两条第一分流道的第一进浇口与第二分流道相连通,所述4条第一分流道连通有2条形状相同的第二分流道,两条第二分流道的第二进浇口与第三分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分流道的中心处设有第三进浇口。
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子笔的笔芯塑料模具,所述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和第三分流道的形状呈“U”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和第三分流道相互连通,完成32个型腔同时进行注塑,在保证进入型腔胶量的同时还能同时完成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快,能提高了产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单个型腔组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电子笔的笔芯塑料模具,包括静模板、型腔板1及动模板,型腔板1上设有型腔21,型腔板1上设置有4个相同且呈“田”字型分布的型腔组2, 4个型腔组2之间通过“工”型主流道相连通,每个型腔组2上设有8个大小相同的型腔21,8个型腔21沿竖直方向呈平行并排排布,每两个型腔21为一单元,每个单元的两个型腔21与第一分流道22相连通,8个型腔21连通有4条形状相同的第一分流道22,每两条第一分流道22为一组,每组的两条第一分流道22的第一进浇口与第二分流道23相连通, 4条第一分流道22连通有2条形状相同的第二分流道23,两条第二分流道23的第二进浇口与第三分流道24相连通,第三分流道24的中心处设有第三进浇口。
第一分流道22、第二分流道23和第三分流道24的数量呈递减式分布于型腔板1上,且第一分流道22、第二分流道23和第三分流道24的形状呈“U”型。
4个型腔组2上的个第三分流道24的第三进浇口的中心分别与“工”型主流道相连通,确保能同时将液态胶流道4个型腔组2上。
具体应用时,液态胶通过压力由主浇口射出时,经“工”型主流道将其分到每个型腔组2上,再由型腔组2上,经第三分流道24、第二分流道23和第一分流道22分流道各自型腔组2的型腔21中,完成注胶。在完成注胶后,动模板带动注塑机构与静模板分离,同时由静模板内的顶出装置将成型的模具顶出,顶出装置包括与型腔21 相配合的整体顶出型芯,型芯设在一顶出板上,而一顶柱穿过动模板承抵住顶出板,再由顶出板向前顶出型芯而将模具顶出,顶出用的型芯与型腔尺寸完全一致,易于顶出,且模具被顶出的表面不会有任何顶出痕迹,试样表面的平整度好,试样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和第三分流道相互连通,完成32个型腔同时进行注塑,在保证进入型腔胶量的同时还能同时完成注塑,装置注塑成型快,能提高了产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倒装模结构的笼屉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