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7126.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方阳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体向上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涉及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现常见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训练杆。这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在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时,由于锻炼者多为无经验的非专业人士,锻炼者无法掌握好双臂张开角度,进而无法合理控制用力角度;训练者需要使用较大的力量来支撑自身,难度和训练强度均较大,因此此种设备一般比较适合专业训练者。对于普通训练者,这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较难提高锻炼者的兴趣,将其作为公共设施或教育设施使用时,利用率较低,较为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便于使用者用力,达到锻炼目的,提高锻炼者兴趣的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及设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顶端设有U型连接杆,在所述U型连接杆两端上分别连接有训练把手;所述训练把手由和所述U型连接杆连接的连接板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板边部上的把手构成,所述把手由和所述连接板连接的U型部及和所述U型部相接的杆部构成。
所述U型连接杆的开口端相对的一端中部和所述支撑杆顶端连接,在所述U型连接杆的开口端相对的一端和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板。
所述底座为圆盘结构,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用的螺钉孔。
在所述把手的杆部末端上均套装有塑料套。
所述U型连接杆为两个,两个U型连接杆相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该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由于把手由U型部及和U型部相接的杆部构成,在训练者训练向上用力上,自动迫使训练者手臂分开用力,保证训练者用力角度正确;这样训练者用力要远比现有的装置小得多,实际训练难度能够大为降低,不仅有利于提高锻炼着兴趣,更有益于提高该种设施的利用率。
其次,该引体向上训练装置,训练把手通过U型连接杆连接在支撑杆上,训练把手连接稳定性好,安全性较高。
最后,单个U型连接杆上分别连接有两个训练把手,可同时适用于多人使用,利于使用者之间相互督促锻炼,进一步提供锻炼者的兴趣。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引体向上训练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底座,2、支撑杆,3、U型连接杆,4、连接板,5、把手,6、U型部,7、杆部,8、塑料套,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该引体向上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及设在底座1上的支撑杆2,在支撑杆2顶端设有U型连接杆3,在U型连接杆3两端上分别连接有训练把手;训练把手由和U型连接杆3连接的连接板4及连接在连接板4边部上的把手5构成,把手5由和连接板4连接的U型部6及和U型部6相接的杆部7构成。
把手5由和连接板4连接的U型部6及和U型部6相接的杆部7构成,在训练者训练向上用力上,自动迫使训练者手臂分开用力,保证训练者用力角度正确;这样训练者用力要远比现有的装置小得多,实际训练难度能够大为降低,不仅有利于提高锻炼着兴趣,更有益于提高该种设施的利用率。
训练把手5通过U型连接杆3连接在支撑杆2上,U型连接杆3的拱形结构使得训练把手5连接稳定性好,安全性较高。
U型连接杆3上连接有两个训练把手5,可同时适用于两人使用,利于使用者之间相互督促锻炼,进一步提供锻炼者的兴趣。
作为优选方案,U型连接杆3的开口端相对的一端中部和支撑杆2顶端连接,在U型连接杆3的开口端相对的一端和支撑杆2之间设有支撑板9。这种连接方式,能够进一步提供U型连接杆3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作为优选方案,底座1为圆盘结构,在底座1上设有安装用的螺钉孔。圆盘结构的底座1支撑面积较大,稳定性较好。
作为优选方案,在把手5的杆部7末端上均套装有塑料套8。塑料套8能够防止训练者手部出汗打滑,进一步提供使用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方阳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方阳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7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战斗蛐蛐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防跳挡变挡机构的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