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闸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943.5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温子荣;吴志峰;温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子荣 |
主分类号: | H01H50/56 | 分类号: | 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闸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防卡阻的合闸接触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开关的合闸通常需要使用合闸接触器,合闸接触器具有可短时接通、切断大电流的特点,一旦接通时间过长,则很容易烧毁。目前,现有合闸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当线圈4通电时,静铁芯3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2吸合,使其向下运动,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2联动的,动铁芯2带动触头系统同时运动,使常开触点1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切断线圈4的电源时,电磁吸力消失,触头系统与动铁芯2联动部分依靠弹簧16(该弹簧16设置于一截止板14与一固定板15之间)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常开触点1断开,从而切断电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当合闸接触器因弹簧16失效或脱落、或常开触点1粘连、或因触头系统中的动杆5卡阻等情况时,而导致动铁芯2也卡阻不能返回,合闸接触器的常开触点1闭合后无法断开,此时若合闸电源熔断器无法及时熔断,大电流很容易烧毁与触头系统连接的合闸线圈、相关的二次设备(合闸线圈、相关的二次设备在图1、2中均未标示)等,并且可能会损坏合闸接触器的电源系统。另外,开关合闸后因保护动作,让开关跳闸后,合闸线圈仍会通电,形成合闸-分闸-再合闸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更大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合闸接触器,以很好地解决合闸接触器因弹簧失效或脱落、或常开触点粘连、等情况而导致动杆、动铁芯卡阻而不能返回,使常开触点无法及时断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合闸接触器,包括动铁芯,静铁芯以及线圈,所述静铁芯设置于所述线圈内,所述动铁芯与所述合闸接触器的触头系统中的动杆连接以实现动铁芯与触头系统的联动,从而控制所述合闸接触器的常开触点的闭合与断开,所述的合闸接触器还包括有防卡阻机构,所述防卡阻机构与动铁芯连接。
较佳地,所述防卡阻机构包括有弹性部件,连杆,固定板以及常闭触点;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一弹性部件与动铁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弹性部件与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杆还与所述常闭触点连接以控制所述常闭触点的闭合与断开;所述的常闭触点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常开触点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常闭触点在常态闭合时,与动铁芯连接的弹性部件对连接的作用力小于与固定板连接的另一弹性部件对连杆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防卡阻机构还包括两个弹力调整装置,其中一弹力调整装置连接于所述弹性部件与动铁芯连接之间,用于调整该弹性部件对连杆的作用力的大小;另一弹力调整装置连接于另一弹性部件与固定板之间,用于调整该弹性部件对连杆的作用力的大小。较佳地,所述的弹力调整装置包括螺母以及具有螺帽的螺杆,螺母与螺杆上设置有相适配的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的静铁芯与线圈均设置于一“匚”形的固定件内,所述动铁芯的一端透过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的孔伸进所述固定件内并靠近所述静铁芯;所述固定件内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动铁芯与固定件的内侧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通过在合闸接触器内设置防卡阻机构,可有效防止因弹簧失效或脱落、或常开触点粘连等情况而导致动杆、铁芯卡阻不能返回,无法及时使常开触点断开而切断合闸线圈电源的问题,进而可能出现在大电流通过时烧毁合闸接触器、合闸线圈、或损坏电源系统等电力二次设备的问题,更防止了合闸-分闸-再合闸这样恶性循环的现象,有效提高了合闸接触器、合闸电源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合闸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常开触点,2-动铁芯,3-静铁芯,4-线圈,5-动杆,6、9-弹性部件,7-连杆,8-常闭触点,10、15-固定板,11-固定件,12-孔,13-垫片,14-截止板,16-弹簧,17、18-弹力调整装置,17A、18A-螺杆,18B、18B-螺母,VIN-电压输入端,VOUT-电压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子荣,未经温子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肝护肝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回收铵盐的吸收剂防逃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