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话务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314.2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曲开顺;鲍金萍;侯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话务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涉及一种隔音话务耳机。
背景技术
话务式耳机通常具备轻巧方便,具有屏蔽、降噪音、灵敏度高功能。现有话务耳机大都是单耳的夹头式或者挂耳式设计,另一只耳朵无法进行隔音,影响使用者的收听效果和通话质量,长时间佩戴舒适度欠佳。
使用话务耳机的人员,特别是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或使用呼叫中心设备办公的人员,由于在敞开式办公环境或者隔音效果较差的环境中,环境声音嘈杂而受到声音干扰,影响通话质量,无法清楚地听到耳机内的声音,导致沟通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对业务或服务产生较坏效果。另外,来电时,由于缺乏对周边人员的提示,通话者也可能会被周边人员话语、声响等干扰或打断,造成尴尬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环境噪音的隔音话务耳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音话务耳机,包括头弓1以及连接在头弓两端的具有隔音的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所述第一耳罩上连接有麦克风,其中,所述头弓上设有LED灯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耳罩振铃或通话时控制LED灯点亮。
进一步,所述第一耳罩包括第一外壳、第一真空层、第一隔音层、扬声器单元和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真空层,所述第一隔音层、扬声器单元和第一密封垫圈依次设置在第一外壳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耳罩包括第二外壳、第二真空层、第二隔音层和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第二外壳内设有第二真空层,第二隔音层和第二密封垫圈依次设置在第二外壳上。
进一步,所述头弓采用弹性材料。
进一步,所述LED灯设置在头弓1中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耳罩通过连接线与话务盒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隔音话务耳机,包括头弓以及连接在头弓两端的具有隔音的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所述第一耳罩上连接有麦克风,其中,所述头弓上设有LED灯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耳罩振铃或通话时控制LED灯点亮,这样由于LED灯可以在振铃和通话时点亮闪动,从而可以主动提示周边人员降低声响,及可有效降低环境噪音,减少干扰,对话务工作人员或使用话务耳机的人员有积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音话务耳机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头弓 1
LED灯 2
控制电路 3
第一耳罩 4
第二耳罩 5
第一外壳 41
第一真空层 42
第一隔音层 43
扬声器单元 44
第一密封垫圈 45
第二外壳 51
第二密封垫圈 52
麦克风 6
连接线 7
话务盒 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隔音话务耳机包括头弓1以及连接在头弓1两端的具有隔音的第一耳罩4和第二耳罩5,所述第一耳罩4上连接有麦克风6,其中,所述头弓1上设有LED灯2和控制电路3,所述控制电路3接收到第一耳罩4振铃或通话时控制LED灯2点亮,当有来电时,控制电路3可驱动LED灯2与电话振铃同频闪烁,接听来电时LED灯2常亮,挂机时随之熄灭。
本实施例的隔音话务机通过采用双耳罩设计,可以平衡头部和耳朵受力,长时间佩戴可增强舒适度,减缓疲劳。而且,通过增加LED灯2,在振铃和通话时可以点亮,有效提示他人主动降低环境噪音,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中,优选地,上述第一耳罩4包括第一外壳41、第一真空层42、第一隔音层43、扬声器单元44和第一密封垫圈45,所述第一外壳41内设有第一真空层42,所述第一隔音层43、扬声器单元44和第一密封垫圈45依次设置在第一外壳41上。上述第二耳罩5包括第二外壳51、第二真空层、第二隔音层和第二密封垫圈52,所述第二外壳51内设有第二真空层,第二隔音层和第二密封垫圈52依次设置在第二外壳51上。在此需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真空层和第二隔音层在图中未示出。具体实施中,第一隔音层43和第二隔音层可采用隔音棉填充,目的是,上述第一耳罩4和第二耳罩5通过采用真空隔音设计,可以有效减低环境噪音,保证通话质量。
具体实施中,优选地,上述头弓1可采用弹性材料,这样使用时可以自由调节头弓1的长度,以加强用户佩戴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死角自动清洁黑板
- 下一篇:一种修正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