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循环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6186.1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循环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反应器,具体适用于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反应器作为污水处理的主要设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306874A,公开日为2008年11月19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有壳体,提升泵、循环泵、液控水封和联接用的管道阀门,壳体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同心或对称折流的升液导筒、降液导筒和弹性填料;在升液导筒的下部设有与污水提升泵相连的进水分布管和沼气提升回流器;在降液套筒的底部设有底部升气罩,上部设有中心集气罩,中心集气罩的外围为边缘集气罩;在中心集气罩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溢水槽和浮渣挡板,出水管连接在溢水槽上,在反应器的底部设有污泥汇集回流空间。该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双循环方式虽能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但其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且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且便于普及的双循环反应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循环反应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由上至下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两层网板;与分离塔相连接的内循环管道从所述罐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底部;位于上层网板上方的罐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罐体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通过外循环管道相连通。
所述内循环管道的出口直径小于所述内循环管道的直径。
所述外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网板包括两层支网板,所述两层支网板的网孔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循环反应器具有内外两种循环结构,且该两种循环结构主要由简单的循环管道构成,但同时能使罐体内的污泥搅拌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且便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罐体2,网板4,内循环管道6,外循环管道8,水泵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循环反应器,包括罐体2,该罐体2的内部由上至下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两层网板4;与分离塔相连接的内循环管道6从罐体2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罐体2的底部;位于上层网板4上方的罐体2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罐体2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水口通过外循环管道8相连通,此结构设计,不仅简单,还能够使罐体2内的污泥搅拌均匀,从而有助于提高反应器的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因此使用成本较低、且便于普及。
实际使用中:内循环管道6的出口直径小于内循环管道6的直径,这样可以在罐体2内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有助于提高搅拌效果;为增加循环效率在外循环管道8上设置有水泵10;为提高过滤效率以及出水的水质网板4包括两层支网板,且两层支网板的网孔交错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循环反应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便于普及,还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6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弹簧的紧固螺栓总成
- 下一篇:木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