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干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782.8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勤勇;杨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金杨新型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干胶装置。
背景技术
胶圈等物料在点胶或者涂胶后需要进行干胶处理才能进入下一道制造工序。现有的干胶处理一般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这种干胶处理方式不仅干胶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同时物料在干胶过程中还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在物料干胶后需要人工手动的将干胶后的物料送入收纳盒内,这样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干胶装置,其能加快物料的干胶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干胶过程中占用的空间小,物料干胶后可自动收纳入收纳盒内,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干胶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具有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所述风扇支架包括与所述工作台平行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风扇,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导料槽,对应所述导料槽在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物料入口,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物料入口的一端形成有物料出口,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物料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物料推动装置,所述物料推动装置可使物料由物料入口向物料出口移动。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物料推动装置包括推板,所述推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推板远离所述物料出口的一侧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控制系统连接。
通过将气缸与推板连接,可以利用气缸推动推板在工作台上做直线往复运动,保证推板在推料后能自动的回位。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物料入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由所述物料入口送入的物料的数量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通过设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由物料入口进入到工作台上的物料的数量,当物料的数量达到规定数量(此处的规定数量是指工作台横向能放置物料的最大的数量)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动作,气缸推动推板由初始位置向物料出口移动一定距离,然后气缸带动推板回到初始位置,保证物料能源源不断的被送入到工作台上。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板的移动距离不小于所述物料入口的尺寸。
将推板的移动距离设置为不小于物料入口的尺寸,是因为需要保证推板将物料推出后余留的空间能供下一批物料填充。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三个所述风扇。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上设置多个送风口。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设置多个排风口。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风口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物料的尺寸。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风口为圆型孔、方型孔或者异型孔。
作为自动干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料槽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导料槽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的,所述导料槽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为45°~75°。
更加优选的,所述导料槽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为60°。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带有风扇的风扇支架,且在工作台一侧设置与物料入口连通的导料槽,使物料由导料槽可自动的源源不断的进入到工作台上,然后利用风扇对工作台上的物料进行干胶处理;通过在工作台远离物料出口的一端设置物料推动装置,使得物料在干胶后可以自动的被推向物料出口,不需要手工捡料,也节省了物料的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干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干胶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去除风扇和风扇支架后);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干胶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去除风扇和风扇支架后);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干胶装置的第三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去除风扇和风扇支架后)。
图1至5中:
1、工作台;11、排风口;
2、风扇支架;21、盖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送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金杨新型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金杨新型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蛋白酱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