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5095.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峰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4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5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加热水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泡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喝茶,品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现有的泡茶一般方式是,先从饮水机处接水到加热水壶,再通电把水壳水烧开,所以需要购置饮水机和加热壶,饮水机的体积大,而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泡茶操作也不方便,人们一直想拥有一种可以自动加水并烧水同一种机体,适用于泡茶操作的产品,但未能实现。
因此,满足人们的需求,我研制了一种泡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泡茶机,适合人们健康的品茶生活的需要,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高效节能、具有很好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泡茶机,它包括:
-机体,它包括壳体、底盖,所述壳体和底盖组合形成腔体;
-控制面板,装设于所述主机体上;
-耦合器,装设于所述壳体上;
-供水装置,包括水泵,与所述水泵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露于所述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水箱座,设于所述水箱座一侧用于放置所述耦合器的壶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壶座数量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座的外围具有凸起边缘,中间具有向上敞开的口部,在所述口部下方装设有集水斗和水容器,水容器位于所述集水斗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容器下部具有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呈弯曲状,其出水口向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容器和水泵体位于所述腔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注塑成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可旋转地装设于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螺接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它集加水和加热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方法,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低和使用购置成本,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中的泡茶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中的泡茶机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 、 “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物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峰,未经陈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5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