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511.9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东 |
主分类号: | A47K10/26 | 分类号: | A47K10/26;A47K1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朱逸 |
地址: | 2000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供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压缩湿巾相比其它湿巾、纸巾和毛巾有四大特色:1)湿巾材质是全天然的植物纤维,对人体更健康,对地球更环保;2)压缩毛巾是经过压缩后制成的,相对与其它湿巾和毛巾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3)湿巾在使用时会有少量的液体,液体可以是水、消毒液,或者是其他专用液体,可以方便地擦除赃物,清洁和消毒被擦物,配以专用液体还能达到某些特定功能;4)因湿巾材质是植物纤维不易破碎,在擦拭表面有液体的物件时不会破碎,相比纸巾能更好擦净物体。
但是压缩湿巾在使用时,首先要取出压缩毛巾放入容器中,然后往容器中加入湿巾液,纯手工操作比较麻烦。为了方便压缩湿巾的使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湿巾制取装置,这些湿巾制取装置主要由手动气泵、湿巾舱、干巾舱、储液舱组成,其中的干巾舱用于存放干巾,储液舱用于存储湿巾液,需要制取湿巾时,使用者从干巾舱中取出一条干巾放入湿巾舱内,再用手动气泵从储液舱内制取适量湿巾液至湿巾舱内,将湿巾舱内的干巾润湿。现有湿巾制取装置的缺陷在于:使用者从干巾舱中取出干巾时,会对干巾舱内留存的干巾产生二次污染,不适合公共场所使用,而且用手动气泵泵取湿巾液需要较大的操作力,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包括底座、湿巾舱、储液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置有一能转动的转盘;
所述转盘的转轴竖直,转盘上轴对称置有多个上下两端开放的竖柱形置巾孔,所述置巾孔在背向转盘中心一侧的孔壁上开设有一径向贯通的出巾孔,并在朝向转盘中心一侧的孔壁上开设有一径向贯通的顶巾孔;
所述底座上置有一能沿转盘的径向滑动且能穿过顶巾孔及出巾孔的顶巾杆,并置有用于驱动顶巾杆滑动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动力输出器件;
所述湿巾舱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转盘外周,湿巾舱上开设有向上开放的舱口,该舱口位于顶巾杆的滑动轴线正下方;
所述储液舱是一整体封闭的舱体,储液舱设有一加液口、一出液口,储液舱的出液口依次经一湿巾进液阀、一湿巾供液泵、一湿巾出液阀接入湿巾舱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舱设有一进气单向阀、一排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储液舱外部连通,进气单向阀的排气口与储液舱内腔连通,所述排气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储液舱内腔连通,排气单向阀的排气口与储液舱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臭氧发生器、空气增压泵、臭氧输出阀、射流器、曝气石、进水电磁阀、臭氧水出口泵;
所述射流器具有一进液口、一进气口、一射流口,射流器的射流口接入储液舱内腔;
所述臭氧输出阀是具有一个公共口及两个工作口的两位三通阀,臭氧输出阀的公共口经一臭氧单向阀接到臭氧发生器的供气口,臭氧输出阀的一个工作口接到曝气石,另一个工作口接到射流器的进气口;
所述曝气石置于储液舱内,所述储液舱设有臭氧水出口,并置有用于控制臭氧水出口开闭的臭氧水出口阀,所述臭氧水出口泵的进水口接到臭氧水出口阀;
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水口经一进水单向阀接到射流器的进液口;
所述空气增压泵的进气口接有空气过滤器,空气增压泵的泵气口接到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置有多个干巾检测开关,所述干巾检测开关的数量与置巾孔的数量一致,各干巾检测开关围绕转盘的转轴轴对称布设,且低于转盘。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舱上置有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器件是电机或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利用动力输出器件驱动转盘、顶巾杆,所需操作力小,使用方便,而且使用者也不需要接触干巾,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适合公共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中的转盘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中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湿巾供应装置的液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东,未经林伟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