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爆碳性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163.5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9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金刚电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10;H01M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爆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性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防爆碳性电池。
背景技术
碳性电池由于短路容易造成爆炸,当短路内部发热,内压增高,当内压超过电池壳体和正极帽承受的压力时会引起爆炸,爆炸时电池正极帽、碳棒及电池内部的其它物资会高速喷射出来,给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防爆碳性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爆碳性电池,包括:锌壳、正极粉、胶塞、碳棒、正极帽、负极底和花壳,所述的锌壳内设有正极粉,锌壳开口端设有缩口,胶塞的外侧圈套接在锌壳的缩口的外侧端,胶塞中部设有碳棒孔,碳棒的其中一端穿过碳棒孔插入正极粉中并至碳粉的底部,碳棒的另一上端连接正极帽,正极帽的下部面与胶塞的上部面接触连接,负极底设在锌壳的底面的外侧,并与锌壳底面的外侧面接触连接,所述的锌壳外侧设有防爆胶圈,防爆胶圈的上端套接在正极帽上部面边部,并压紧正极帽,防爆胶圈的下端套接在负极底的下部面边部,并压紧负极底,防爆胶圈上设有数个防爆孔,防爆孔沿防爆胶圈的轴心均布一圈,其防爆孔距锌壳开口端3至10毫米。
所述的防爆孔设有3至15个,其孔径在0.5-2毫米之间。
所述的防爆胶圈为PVC热缩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锌壳的外侧设有防爆的PVC胶圈,防爆胶圈上设有数个防爆孔,当电池短路时,电池的内压使有压力的热气从胶塞与锌壳的接缝处跑出,当遇到防爆胶圈,使防爆胶圈膨胀,使高压气体放出,达到泄压的作用,因此该电池更加安全可靠;防爆胶圈为绝缘材料,不仅能起到防爆作用,还能紧固正极帽和负极底,使它们能锌壳连成一体,由于防爆胶圈为热缩材料,当加热安装在锌壳上后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使电池存放及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 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去掉花壳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 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锌壳6、正极粉8、胶塞7、碳棒4、正极帽1、负极底3和花壳2,所述的锌壳内设有正极粉8,锌壳开口端设有缩口61,胶塞7的外侧圈套接在锌壳的缩口的外侧端,胶塞中部设有碳棒孔,碳棒4的其中一端穿过碳棒孔插入正极粉8中并至碳粉的底部,碳棒的另一上连接正极帽1,正极帽1的下部面与胶塞7的上部面接触连接,负极底3设在锌壳6的底面的外侧,并与锌壳底面的外侧面接触连接,所述的锌壳6外侧设有防爆胶圈5,防爆胶圈的上端套接在正极帽1上部面边部,并压紧正极帽,防爆胶圈的下端套接在负极底3的下部面边部,并压紧负极底,防爆胶圈上设有数个防爆孔51,防爆孔沿防爆胶圈的轴心均布一圈,其防爆孔距锌壳开口端3至10毫米。防爆胶圈的外部套接有花壳,花壳为铁片卷绕成管装,接缝21只是接触连接,当电池内压过大泄压时,高压气体可冲开接缝泄压。
所述的防爆孔51设有3至15个,其孔径在0.5-2毫米之间。所述的防爆胶圈5为PVC热缩胶圈。
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金刚电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金刚电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动轮辋行走的轮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