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减振动空气压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1853.7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淑艳;李晓亮;徐德仁;于国军;李长富;陈伟;孙玉净;安英爱;刘雪松;孟辉;金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04B41/02 | 分类号: | F04B41/02;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郑殿贵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空气压缩机 振动 空气 压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空气压缩系统的工程当中,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机械振动是有规定的,容积式压缩机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价GBT7777-2003规定,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振动烈度,固定式的最高为45.0,非固定式的最高为71.0,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机件加工,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生产是严格地,按照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生产厂提供的地基基础形状、大小尺寸和安装要求,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振动是不会出问题的,然而,当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和附机后冷却器、缓冲罐、贮气罐连成一体,和管线、管架连成一体就会出现振动问题。
经验证明,在多数有空压站厂房里,有多数往复式空气压缩机会出现超标准的振动,某空压站项目开车,就存在着压缩机和管线的联合振动问题,管架、管道振动无法控制,以至于空压站外的400m3贮罐,因压缩机和管线的联合振动引起的摩擦,导致贮气罐表面破损,影响生产,酿成事故,非常危险。
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安装处最易引起振动,配管设计不当,如果管线的设定及布置不当,会引起振动。大的振动会是破坏性的,伴随的噪声令人厌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减振动的空气压缩系统。
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振动的减振工作,不在于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设计本身,而在于空气压缩系统的配管设计工作。
一种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减振动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往复式空气压缩机进气管道上设有压缩机吸入口,压缩机吸入口采用喇叭型进气口并加设防雨帽;
.进气管道设有异径管,其长度大于异径管大端直径,以减少异径管本身的阻力降,以减少由于管线的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引起压缩机进气管道的振动,管道尽量的短而直,进气管的弯头,弯头的弯曲半径2.5-3倍于压缩机进气管道公称直径;
压缩机出口到后冷却器之间,压缩机出口到后冷却器的管道上设有弯头,弯头的半径1.5倍于管道公称直径,以消除由于热应力产生地变形、破损;
后冷却器出口至缓冲罐入口的管道,管件之间可直接焊接,设备进出口阀门,直接与设备口直接焊接;
后冷却器出口至缓冲罐入口之间设有安全阀,安全阀放空管道接至厂房外,设有放空消声器,顶部设有安全阀放空口,安全阀放空口采用喇叭型进气口并加设防雨帽;放空口高于屋顶,管道转弯时弯头半径1.5倍管道公称直径;
空压机的缓冲罐的进气口在缓冲罐的下方,出气口在其上方,缓冲罐至压缩系统送气总管之间的管线弯头处管线弯曲半径均为1.5倍管道公称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安装处不会引起振动,不会因配管设计不当引起超标准的振动,不会引发大的破坏性振动,不会伴随有令人厌恶的噪声。不会因压缩机和管线的联合振动引起的管线、管件、管架的摩擦,更不会导致贮气罐表面破损,影响生产,酿成事故,非常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系统简图。
图中有往复式空气压缩机1、后冷却器2、缓冲罐3、贮气罐4;
图中有压缩机进气管道5、压缩机出口到后冷却器管道6、后冷却器出口到缓冲罐入口的管道7、缓冲罐出口至压缩系统总管之间的管道8、后冷却器出口到缓冲罐入口的管道上的安全阀放空管道9、压缩系统送气总管10、供气总管11、压缩机组12、放空消声器13、安全阀放空口14、压缩机吸入口15、异径管16、安全阀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往复式空气压缩机的供气系统中,管道内的气体流速,按空压站设计规范及化工管路设计手册相关规定的进行选取。空气压缩系统内各个设备、管件、管道、管道支架,安装和配置的必须严格。
如图1所示,在往复式空气压缩机1进气管道上设有压缩机吸入口15,压缩机吸入口15采用喇叭型进气口并加设防雨帽;
.进气管道设有异径管16,其长度大于异径管大端直径,以减少异径管本身的阻力降,以减少由于管线的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引起压缩机进气管道5的振动,管道尽量的短而直,进气管的弯头,弯头的弯曲半径2.5-3倍于压缩机进气管道5公称直径;
压缩机1出口到后冷却器2之间压缩机出口到后冷却器的管道6上设有弯头,弯头的半径1.5倍于管道公称直径,以消除由于热应力产生地变形、破损;
后冷却器出口至缓冲罐入口的管道7,管件之间可直接焊接,设备进出口阀门,直接与设备口直接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1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机用隔膜增压泵的内部密封结构
- 下一篇:无油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