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用四元二次发泡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0918.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江峰;王贞平;程琳莉;程春明;叶小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用四元 二次 发泡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用四元二次发泡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冰箱发泡工艺采用二元一次发泡混合装置,该设备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生产的发泡产品存在以下缺点:
1、生产效率低:二元一次发泡一般采用烷烃发泡,发泡密度大,膨胀系数高,需要较长的脱模时间,导致发泡生产效率低。
2、腐蚀几率大:烷烃常温下是液体,溶胀性能强,对发泡内衬有一定的腐蚀性,导致发泡内衬腐蚀、开裂的几率增大,发泡腐蚀开裂成为冰箱售后市场反馈的主要问题之一。
3、冰箱能耗高:冰箱保温性能差,冰箱能耗高,消耗过多电能,不利于环保。
4、生产成本高:烷烃发泡剂沸点较高(一般超过40℃),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因此发泡孔承受压力较大,需要较高的密度来防止发泡泡沫收缩,因此用量较大,总体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用四元二次发泡混合装置,使用四元二次混合发泡装置后,生产的产品可有效克服以上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冰箱用四元二次发泡混合装置,其包括:
具有一级混合器和二级混合器的分级静态混合装置,所述一级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二级混合器的入口连通;
分别设置聚醚管路、五氟丙烷管路、环戊烷管路与所述一级混合器连通;
设置三氟乙烯管路与所述二级混合器的入口连通;
各所述管路中分别自进料端依次设有二通阀、压力表、流量计以及三通阀;各管路的三通阀中设有物料回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生产效率提升:使用四元二次发泡后,脱模时间可降至180s,发泡生产效率提升15%。
2、发泡质量提升:使用混合发泡剂后,发泡对冰箱内衬的腐蚀溶胀影响大大降低,内衬腐蚀开裂的几率也明显降低,拉动冰箱整体外观质量的提升。
3、冰箱能耗降低:使用三组发泡剂后,冰箱能耗降低5-10%,带动冰箱能耗升级。
4、生产成本降低:使用三组分混合发泡剂后,泡沫压差降低,发泡密度降低,发泡整体用量可以降低8-10%。冰箱生产成本降低3-5元/台。
本实用新型四元二次混合发泡装置混合效果稳定、高效;混合工艺国际一流;混合后发泡产品效果优异,发泡保温性能提升、发泡用量降低、发泡腐蚀开裂几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分级静态混合装置,2聚醚管路,3五氟丙烷管路,4环戊烷管路,5、三氟乙烯管路、6二通阀,7压力表,8流量计,9三通阀,10一级混合器,11二级混合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冰箱用四元二次发泡混合装置,其包括:
具有一级混合器10和二级混合器11的分级静态混合装置1,其中,一级混合器的出口与二级混合器的入口连通。
分别设置聚醚管路2、五氟丙烷管路3、环戊烷管路4与一级混合器连通;另外设置三氟乙烯管路5与二级混合器的入口连通。
聚醚管路2中,自进料端至一级混合器之间依次设有二通阀6、压力表7、流量计8以及三通阀9,同样地,在五氟丙烷管路3、环戊烷管路4以及三氟乙烯管路5中,自进料端开始也依次设有二通阀、压力表、流量计以及三通阀。图1所示,在各管路中,三通阀的一个通路与进料端管路之间设有物料回路。具体应用中,聚醚管路2中输送聚醚多元醇,五氟丙烷管路3中输送氟烃发泡剂,环戊烷管路4中输送烷烃发泡剂,三氟乙烯管路输送氟烯烃发泡剂,聚醚管路、五氟丙烷管路、环戊烷管路将物料分别输送至一级混合器10中进行静态混拌生成均匀混合物,此混合物再与三氟乙烯管路原料输送至二级混合器11中进行静态混拌生产均匀混合物,出料后再与异氰酸酯经过高压混合成闭孔聚氨酯泡沫。当静态混合装置工作时,各管路的三通阀的回路断开,物料输送至静态混合装置,当静态混合装置停止工作时,各管路的三通阀的回路导通,通向混合装置的一个通道断开,物料回流至输送端,停止向静态混合装置内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0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升降机传动机构带柱压测重柔性软联接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施工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