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9440.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严敏东;赵毅;胡雪芬;高建远;孙海青;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04 | 分类号: | G01L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钮 评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评估检测按钮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辆汽车内部的按钮,用户的操作舒适性受按钮力大小的影响很大。按钮力太大,操作起来费劲;按钮力太小,又会感觉没有手感。因此,针对某一处按钮,快速找到其令用户较为舒适的按钮力,对寻求提高顾客满意度有很大帮助。
目前,检测按钮力大小的装置主要是在一个按压结构中集成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又通过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这样可以在按压该结构时直接从计算机上读取按钮力大小。该装置采用的测量方法虽然测量精确,但是整个系统构成复杂,投入高,且操作要求高。
同时,由于该方法测量过程中是采用电控,没有人体感知弹性阻尼的过程,也就无法评估按压按钮操作时的舒适性,因此,对寻找以符合用户操作舒适性为要求的按钮力,该装置并不适用。
因此,确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其可以方便快捷并且准确地测出按钮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包括导向筒,其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导向筒的底端设置有伸入导向筒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的顶杆,且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导向筒的顶端设置有伸入导向筒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接触的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筒的顶端设置有端盖,并与所述按钮配接以限位其在导向筒内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通过螺栓与所述导向筒配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紧固件,其与所述顶杆配接并可固定所述顶杆在所述导向筒内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钮按压弹簧,然后计算弹性件的弹性变形力,从而可以方便测量出使用户感到舒适的按钮力。
且,其外形小巧,结构简洁,携带方便,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适用于车辆上各种按压操作的按钮。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以下列出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 按钮;2 端盖;3 导向筒;4 弹簧;5 顶杆;6 紧钉螺钉;7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按钮力评估检测装置,其包括按钮1、端盖2、导向筒3、弹簧4、顶杆5、紧固螺钉6以及螺栓7。
其中按钮1自导向筒的顶端收容于导向筒3内。并且通过与端盖2的配接,限制其在导向筒内的行程,并且行程一定。端盖2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在导向筒3的顶端。
弹簧4收容在导向筒3内,其一端与按钮1接触;另一端与自底端伸入导向筒3的顶杆5接触。顶杆5上刻有刻度,可以读出其伸入导向筒3内的相对长度,同时顶杆5可调节其伸入导向筒3内的长度,并可通过设置在导向筒3上的紧固螺钉6定位。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顶杆5上的0刻度可以定义为:当按钮1处于最右端且弹簧4处于无压应力状态,弹簧4两端分别与按钮1和顶杆5刚好接触,定义此时顶杆5上的刻度值读数为零。
这时压下按钮,则按钮的行程就是弹簧的压缩量;调节顶杆,使之伸入导向筒的距离变长,读取此时刻度,则当再按下按钮时,弹簧的压缩量就是按钮行程加上顶杆刻度值。
当弹簧的弹性系数一定时,弹簧阻力即按钮力就等于弹性系数乘上弹簧变形量。通过调节顶杆的不同刻度,则可以得到不同的按钮力,从而找到并计算出舒适的按钮力。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当装置处于初始位置,即顶杆5上的刻度指向零时,按下按钮1至最大行程,在弹簧4弹性系数一定的情况下,按下按钮1所需的按钮力为F=KX0;其中: F——按钮力(下同); K——弹簧4的弹性系数(下同); X0——按钮1的最大行程(下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9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式垂直绿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铆接压平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