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9175.0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豫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6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罩,具体的说,是用在带盖子的中频电炉中的环形罩。
背景技术
中频电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金属加热设备,是铸造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主要设备,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热加工质量优及不产生有害气体和强光、不污染环境、绿色环保等优点,正迅速淘汰燃煤炉、燃气炉、燃油炉及普通电阻炉,是新一代的金属加热设备。中频电炉有变频装置、炉体、炉前控制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变频装置包括整流、滤波、逆变电路和负载四部分,其中根据逆变电路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电流反馈并联逆变电路和电压反馈串联逆变电路。变频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三相工频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变为直流电,直流电经过电抗器或者电容器滤波,然后由逆变电路输出为中频交流电,共给电容和感应线圈组成的负载,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炉体内部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磁力线切割炉体内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而发热,达到熔炼、淬火、透热等将热要求。
现有的中频电炉为敞开式,这样中频电炉产生的热量会大量逸出,若要保证中频电炉达到要求的热量,则需要增加和延长电力,这就会浪费大量的电能。
一种带盖子的中频电炉被提出,如图1所示,这种带盖子的中频电炉,是在炉体1上方设置盖子3,盖子3下面设有隔热层2,盖子3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与液压缸5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液压缸5的和支撑杆4的运动来打开和关上盖子3。在敞开式中频电炉的开口处设置盖子3,保证了中频电炉产生的热量不外散,从而减少了消耗的电能,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但实际上增加盖子3后,在炉体1与盖子3中间仍有烟气逸出,导致热量外散,节能省电效果不够显著,仍需要耗费额外的电能。而且烟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形罩,来防止烟气的逸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形罩6,它包括圆环形的上盖9和下盖10,在上盖9与下盖10之间为环形腔室11,环形腔室11内设置导流板12。
所述的导流板12在环形腔室11内沿圆周均匀分布,导流板12用于增大吸风量。
所述的导流板12为“L”型板,“L”型板呈20o~80o放置,放置角度可以为20o、30o、40 o、45 o、50 o、55 o、60 o、70o、75 o、80o等等。
所述的环形腔室11通过吸风管道7与除尘器8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中频电炉炉体1与盖子3之间,有效地防止了烟气逸出,节能省电又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带盖子的中频电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环形罩内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环形罩的中频电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炉体1、隔热层2、盖子3、支撑杆4、液压缸5、环形罩6、吸风管道7、除尘器8、上盖9、下盖10、环形腔室11、导流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环形罩6,如图2和图3所示,它包括圆环形的上盖9和下盖10,在上盖9与下盖10之间为环形腔室11,环形腔室11内设置导流板12。
其中导流板12为“L”型板,“L”型板呈20o~80o放置,放置角度可以为20o、30o、40 o、45 o、50 o、55 o、60 o、70o、75 o、80o等等。导流板12在环形腔室11内沿圆周均匀分布。导流板12用于增大吸风量。
此外,如图4所示,环形腔室11通过吸风管道7与除尘器8相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罩6,设置在中频电炉炉体1与盖子3之间,这样中频电炉工作时产生的烟气,通过导流板12进入到环形腔室11,而后经吸风管道7被除尘器8吸走,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烟气逸出,也能保证热量不外散,节能省电又安全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豫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林州市豫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9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