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向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8862.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万向轮厂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林米良;朱新颖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万向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移动,脚轮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部件。脚轮安装在设备底部,可以使设备移动方便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脚轮主要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两种,活动脚轮也就我们所说的万向轮,固定脚轮只能进行前后的移动,而万向轮不但能前后方向移动,还能在水平方向上360度旋转,从而控制移动方向。
现在市面上的万向轮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普遍的最大负载重量一般都在30KG左右,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导致万向轮的使用范围较为局限,只能运用于较轻的设备上。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大多的设备都是较重的,因此使得传统的万向轮实用性不高。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塑料轮叉的万向轮【申请号:201310004175.5;授权公告号:CN103057352A】,包括塑料轮叉、两轮叉轴承、一圆头螺栓、一螺母、一对锁螺栓和一孔心带两轴承的PU轮,塑料轮叉顶部的上下各有一沉孔,塑料轮叉的上下沉孔之间有一贯通孔,塑料轮叉下端的两轮叉上有相互的对穿孔,塑料轮叉的上下沉孔中各镶嵌一轮叉轴承,两轮叉轴承的内孔中穿入一圆头螺栓,穿入两轮叉轴承内孔中的一圆头螺栓上拧接一螺母,对锁螺栓包括螺筒和螺栓,螺筒穿入塑料轮叉两轮叉相互的对穿孔中和PU轮的两轴承内孔中、再用螺栓与螺筒拧接,装配完毕的塑料轮叉的万向轮,可以用拧接于塑料轮叉顶部两轮叉轴承孔中的圆头螺栓的螺杆、与娱乐车作连接。该万向轮的螺杆固定插设在轴承内,轴承固定在塑料轮叉顶部,螺杆能在轴承上转动,螺杆再与设备底部连接,使万向轮安装之后能在水平方向上360度旋转。这样的万向轮首先是结构复杂,增加轴承使得万向轮的设计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很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广泛被采用;另外,由于每个轴承仅仅简单地固定在沉孔内,在运输设备的过程中,尤其是遇到颠簸时,在万向轮撞到地面的一瞬间,万向轮所承受的冲击力是十分巨大的,而塑料轮叉为塑料材料制成,其强度不足,使得该万向轮的齿轮很容易顶破塑料轮叉从沉孔中脱出,造成万向轮报废。因此,该万向轮的最大承载重量较低,还是存在承载能力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万向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万向轮的最大承载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万向轮,包括轮叉和设置在轮叉上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叉的顶部开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安装孔的孔壁上沿轴承安装孔的周向开设有一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轴承,该轴承的外周壁与安装槽的槽壁相抵靠,所述轴承的外周壁上沿轴承的周向开设有至少一道卡接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具有至少一道向轴承安装孔中心凸起的环形凸圈,所述环形凸圈与卡接槽一一相对且两者配合卡接。
本万向轮的基本功能与传统的万向轮一样,轮叉上的滚轮实现万向轮能带动设备前后运动,而轴承实现了万向轮在水平方向上能360度旋转。为了提升本万向轮的承载能力,本万向轮首先是在轴承安装孔的孔壁上开设环形的安装槽,将轴承卡接固定在安装槽中,安装槽对轴承形成一方面的固定,防止轴承从轴承安装孔内脱出;另外一方面,本万向轮还在轴承的外周壁上开设卡接槽,同时安装槽的槽壁上具有环形凸圈与卡接槽卡接配合,这样的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轴承与安装槽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万向轮在受巨大冲击力时,轴承施加到轮叉上的冲击力得到分散,使轴承不容易顶破轮叉从轴承安装孔中脱出,因此大大提高了本万向轮的最大承载重量。
在上述的万向轮中,所述轴承的上端面边缘、轴承的下端面边缘均与安装槽的槽壁相抵靠。
在上述的万向轮中,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环形凸圈的数量相等。
在上述的万向轮中,所述卡接槽和所述环形凸圈的数量均为两个。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轴承的厚度、轴承安装孔的长度,适当增加或减少卡接槽和环形凸圈的数量。对于本万向轮而言,在开设有两个卡接槽与两个环形凸圈进进一一配合卡接之后,万向轮的最大承载重量已经能提升到100KG以上。
在上述的万向轮中,所述轴承的上端面抵靠在安装槽的上槽壁上,所述轴承的下端面抵靠在安装槽的下槽壁上。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安装槽的上、下槽壁对轴承的端面有支撑作用,分散轴承施加给轮叉的冲击力,阻止轴承脱出轴承安装孔,提升万向轮的负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万向轮厂,未经温岭市万向轮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