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8440.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江晨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钱成岑 |
地址: | 6185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合成氨基酸用的反应釜,属于化工单元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应釜作为精细化工中最常用的单元操作设备,其整体性能对反应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应釜中的反应液的流动状态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反应釜在反应搅拌过程中液体内部湍流不充分,影响反应的传质和传热,降低反应效率。
氨基酸的合成工艺中,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控制温度和PH值的,而氨基酸的合成反应中又对温度和PH极为敏感,人工控制具有滞后性和不准确的缺点,使得在氨基酸合成中收率不高,质量不佳的现象尤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应釜,能够明显的改善搅拌时内部反应液的流动状态,从而改善其传质和传热效率,提高反应的效率,这种反应釜特别适合在氨基酸的合成工艺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用于搅拌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釜体内的搅拌轴配合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螺旋桨,且所述搅拌轴偏心设置于所述釜体内部,所述釜体还设置有热交换装置和工艺参数检测装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偏心设置于所述釜体内部的搅拌轴和搅拌螺旋桨能够有效的改变釜体内部反应液搅动时的流动状态,使得在釜体的内部形成具有流速相对较快和较慢的区域,有利于提高反应液的流动混合状态,增强传质和传热效率而使得反应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所述釜体内壁距离搅拌轴较远侧上设置有一组挡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条位于釜体内壁距离搅拌轴较远侧上,在此位置液体流动的速度相对近端来说较小,通过挡条的抵挡使得其流动混合状态进一步加强,而挡条的应用也使得搅拌螺旋桨在两侧受力均匀,提高釜体运转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板状结构的挡条,三角形结构的挡条更有利于承受较大的液体冲击力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特别是反应液的酸性或者碱性较强的环境下,三角形结构的挡条能够明显的提高其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条三角形截面的高为釜体内径的1/10至1/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挡条截面的高为釜体内径的1/10至1/5时,能够显著的改善反应液的流动状态,提高挡条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设置于釜体内部的螺旋形换热管,所述螺旋形换热管的进出口与换热物流管道连通,所述螺旋形换热管的螺旋方向与搅拌轴的转动搅拌方向相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形换热管有利维持釜体内的反应温度,螺旋形结构也使得换热面积进一步增大,而螺旋形换热管的螺旋方向与搅拌轴的转动搅拌方向相反,使得螺旋形换热管的内部热交换物流和反应液呈类似逆流传热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传热效率,有利于及时的维护系统内温度的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釜体外壁的换热夹套,所述换热夹套的进出口与换热物流管道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夹套可以进一步的从釜体外侧进行换热,维护体系的温度平衡,提高反应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所述工艺参数检测装置包括PH电子检测头,所述PH电子检测头与控制器连接,PH电子检测头将釜体内的PH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受PH电子检测头的电信号并实时显示PH值。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酸碱调节管,所述酸碱调节管上设置有第一自动控制阀,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阀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发送阀门开度信号至第一自动控制阀控制其开度。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所述工艺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塔体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温度检测装置将釜体内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受温度信号并控制设置于换热物流管道上的第二自动控制阀开度。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所述工艺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塔体上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传送压力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塔体泄压管道上第三自动控制阀的开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H电子检测头和第一自动控制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自动控制阀、压力检测装置和第三自动控制阀的设计,使得釜体内部的PH值,反应温度和压力能够实现制动控制,避免了人工手动控制的不准确性和滞后性,提高了装置的自动控制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江晨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罗江晨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学有机化学常用玻璃器材循迹管理箱
- 下一篇:一种水解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