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榨油机分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986.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耐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B30B9/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榨油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榨油机,特别是一种家用榨油机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CN201220640023.5于2013年6月5日公开了一种分料装置,包括主体、提供动力给传动机构的电动机,主体上设有料口,料口处设有可遮挡料口的、可活动的流量挡件,传动机构包括用于拖动流量挡件的丝杆和螺纹孔,螺纹孔设于流量挡件上或设于与流量挡件连接的连动件上,丝杆与螺纹孔连接;主体设有流量挡件移动到初始位置后能控制的、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初始开关,还包括跟随丝杆转动的圈数控制结构,主体还设有由圈数控制结构控制的、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圈数开关。此款结构的流量挡件与电动机通过丝杠传动,流量挡件的螺纹孔及与电动机连接的丝杆容易粘上油脂,长期使用后,螺纹孔及丝杆表面的油脂与灰尘粘合,容易使螺纹孔与丝杆卡住,不能转动,导致无法打开流量挡板以使榨油物料落入榨膛内进行后续榨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可靠,可以精确控制分料板的位置,能自动调整炒锅放料口大小,保证榨油机能压榨多种物料的家用榨油机分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用榨油机分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分料板,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齿轮,分料板设置有直齿条,直齿条与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还包括漏斗,分料板沿直齿条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漏斗上。
所述漏斗顶面沿直齿条的轴线方向设有导向凹槽,分料板滑动设置在导向凹槽中,导向凹槽顶部还设有压板,压板对应漏斗内部通道设有通孔。
还包括第一计位开关、第二计位开关和复位开关,各开关沿直齿条的轴线方向顺序排列,分料板设有用于碰触上述各开关的碰杆。通过第一计位开关、第二计位开关和复位开关相互结合,可以精准控制分料板的位置。
所述分料板上设有小缺口或小孔,小缺口或小孔设置在分料板一端,直齿条设置在分料板另一端、并伸出漏斗的导向凹槽外,碰杆设置在直齿条一侧。
所述家用榨油机包括干炒总成和压榨总成,干炒总成设置在压榨总成上方,干炒总成内设有炒锅,压榨总成一侧对应炒锅下方设有榨膛组件,榨膛组件包括榨膛和榨杆,榨杆设置在榨膛内,榨膛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下料口,炒锅底部对应压板的通孔设有排料口,漏斗设置在所述下料口与所述排料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家用榨油机的分料装置的分料板与驱动电机采用齿轮齿条传动,齿轮齿条之间传动稳定,不易被堵转,确保分料板运动的可靠性,并可以精确控制分料板的位置,使榨油机可以根据榨油物料的大小来控制分料板的打开量,使榨油物料可以顺利通过分料装置进入榨膛内,以及对炒锅内榨油物料单位时间内进入榨膛的量进行控制,保证榨油机能压榨多种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料装置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榨油机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榨油机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料装置与电气元件安装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家用榨油机分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和分料板2,所述驱动电机5的电机轴51连接有齿轮4,分料板2设置有直齿条22,直齿条22与齿轮4啮合。
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漏斗3,分料板2沿直齿条22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漏斗3上。
所述漏斗3顶面沿直齿条22的轴线方向设有导向凹槽31,分料板2滑动设置在导向凹槽31中,导向凹槽31顶部还设有压板1,压板1对应漏斗3内部通道设有通孔11。
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一计位开关20、第二计位开关30和复位开关40,各开关沿直齿条22的轴线方向顺序排列,分料板2设有用于碰触上述各开关的碰杆23,见图6所示。
所述分料板2上设有小缺口21,小缺口21设置在分料板2一端,直齿条22设置在分料板2另一端、并伸出漏斗3的导向凹槽31外,碰杆23设置在直齿条22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耐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耐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氟的噻吩并吡咯二酮单体及其共聚物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耐磨聚氨酯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