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0.01mA~6000mA全量程智能测量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937.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何朝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益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魏美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0.01 ma 6000 量程 智能 测量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0.01mA~6000mA全量程智能测量电路,应用在工矿企业、楼宇等输配电设备或现场设参量监测设备中。
背景技术
在工矿企业、楼宇等输配电设备或现场,特别是被监测量值未知或监测量值范围宽的场所,需要对0.01mA~6000mA量程的信号进行测量。现有技术多采用单一的测量量程配置,不能对宽范围监测量实现精准测量;或者切换量程需要通过更变硬件配置或手动切换量程档位来实现,不但增加了硬件配置的复杂性,且人工切换时很难对检测量变化后的量程档位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导致操作易出错,从而不能正确、快速地反应出被检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宽范围、多量程、高精度的0.01mA~6000mA全量程智能测量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0.01mA~6000mA全量程智能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测量模块、第二测量模块、第三测量模块;第一测量模块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一光耦、第一滤波电容、第一采样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高通滤波模块;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与第一滤波电容一端、第一采样电阻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相连,而第一光耦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一滤波电容另一端、第一采样电阻另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入端正极相连;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一高通滤波模块相连;第二测量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第二光耦、第二滤波电容、第二采样电阻、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高通滤波模块;第三测量模块包括第三光耦;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第三光耦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第二光耦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第二滤波电容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入端正极相连,而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与第二滤波电容另一端、第二采样电阻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入端负极和输出端相连,第二光耦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二采样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二高通滤波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测量模块为若干个,这些第二测量模块的第二滤波电容集成为一个、第二运算放大器集成为一个、第二高通滤波模块集成为一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测量模块为3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测量模块为3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第一光耦的发光二极管正极与第一限流电阻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第二光耦的发光二极管正极与第二限流电阻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三光耦发光二极管正极与第三限流电阻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单片机的A/D口对各量程信号进行扫描采样,对量程进行判别,然后单片机相应I/O量程控制口输出控制信号,锁定当前量程通道;当量程超出当前范围后,再次启动扫描采样,变更量程通道,在一个硬件设备上实现宽范围(0.01mA~6000mA)、智能切换量程的高精度(0.2%)测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0.01mA~6000mA全量程0.2%精度的精准测量,可把全量程划分为0.01mA~5mA,5mA~10mA,10mA~20mA,20mA~1000mA,1000mA~3000mA,3000mA~6000mA共六个档位;单片机I/O口通过光耦隔离对各量程档位进行选通,然后单片机A/D口对当前选通量程通道进行采样,判断当前量值处于的档位并锁定,当前测量值超出当前档位时,单片机解锁当前档位,重复以上过程,实现档位智能切换、精准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第一测量模块、第二测量模块、第三测量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益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益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苯菊酯组合物杀虫剂
- 下一篇:确定永磁材料表面润湿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