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5861.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城;王国军;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8 | 分类号: | F16K5/08;F16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鲍相如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由于具有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阀门之一。球阀中,DBB和DIB是两种阀座功能形式,其中,DBB阀座也称单活塞效应阀座,每个阀座能抵抗一个方向的作用力,可对中腔进行排放。DIB阀座又分为DIB-1阀座和DIB-2阀座,DIB-1阀座的每个阀座抵抗两个方向作用力,称双活塞效应阀座,但这种结构需设置中腔压力泄放装置;DIB-2进口端的阀座为DBB,出口端为DIB,又叫单、双活塞效应阀座,这种结构的通过进口端自动泄放中腔压力。DIB型阀座由于密封性能良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
如图1所示即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DIB型的球阀,包括:阀球11、阀体12、位于阀球11与阀体12间的固定器13,固定器13一侧通过密封环14与阀球11密封连接,固定器13与阀体12间设有弹簧16,固定器13另一侧上还成型有台肩,密封件15设于所述台肩上,固定器13通过密封件15与阀体12密封连接。在球阀的装配过程中,阀座组件(固定器13+密封环14)先向阀体12一端移动,留出足够空间来放置阀球11,阀球11放入后,阀座组件在弹簧16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再向阀球11靠拢并挤压阀球11实现固定器13与阀球11间的密封,因此台肩的长度L=密封件的宽度L1+阀座组件向阀体一端移动的距离L2;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图2所示,右侧进压时,密封件15会被介质沿密封件沟槽推到其左侧;如图3所示,左侧进压时,密封件15会被介质沿密封件沟槽推到其右侧。
由于密封件15在固定器13上来回移动,产生摩擦,一方面摩擦面易擦伤,另一方面,一侧进压时密封件15被推到固定器13 或者阀体12端面上会受到撞击,并且内外密封唇的摩擦力不一致时,易造成密封件15实际位置状态非设计理想状态,导致该球阀的密封效果大大降低,密封稳定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此现象已经通过试验验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密封件在固定器上来回移动导致密封效果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固定器与阀体间密封件的结构,以防止密封件移动,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阀,包括位于阀球与阀体间的固定器,在所述固定器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固定器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靠近所述阀体设置,所述阀体和所述固定器上分别设置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密封件向所述阀体移动、阻挡所述第二密封件向所述固定器移动的隔挡部。
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阀体的阻挡部之间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固定器的阻挡部之间设有第二挡块。
所述隔挡部为分别成型于所述固定器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台肩以及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的第二台肩。
所述第一挡块抵靠所述第二台肩且所述第二挡块抵靠所述第一台肩时,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接触配合。
所述第一台肩与所述第二台肩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的接触面为平面。
所述第一台肩与所述第二台肩的位置错开一定距离,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二挡块的接触面为相互匹配的阶梯面。
所述阀体与所述固定器的空隙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置的挡圈,所述挡圈位于接近所述阀球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阀体的侧壁上,所述挡圈与所述固定器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带第一挡头且开口朝左的蓄能弹簧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带第二挡头且开口朝右的蓄能弹簧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5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