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频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515.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宿田;程学农;吕永康;韦林军;唐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功率放大器 | ||
1.一种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功放单元和第二功放单元,其每个功放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第一功放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音频输入信号,第二输入端通过电阻Rfb与第二功放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二功放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交流地,第一功放单元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c与其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功放单元的输出端经过Ra与其第一输入端相连;
音频输入模块,其输入端接收第二音频输入信号,其输出端与第一功放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其中所述音频输入模块将第二音频输入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通过其输出端输入其连接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音频输入信号输入音频输入模块时,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能够实现0dB音频输入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入模块包括偏置电路和输出电路,
所述偏置电路基于所述第二音频输入信号给所述输出电路提供偏置电流,
所述输出电路基于所述偏置电流产生与第二音频输入信号相关的电流信号,并通过其输出端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晶体管PNP1、晶体管NPN1以及静态电位调整电路,所述输出电路包括晶体管PNP2和晶体管NPN2,
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包括输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晶体管PNP1的发射极与电源端Vcc相连,集电极与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第一连接端相连,其基极与晶体管PNP2的基极相连,
晶体管NPN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相连,其基极与晶体管NPN2的基极相连;
晶体管PNP2的发射极与电源端Vcc相连,集电极与晶体管NPN2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NPN2的发射极接地,
晶体管NPN2和PNP2的集电极连接的节点作为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音频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晶体管PNP1的发射极面积与晶体管PNP2的发射极面积的比为1:N,晶体管NPN1的发射极面积与晶体管NPN2的发射极面积的比为1:N,
晶体管PNP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与电源端Vcc相连,晶体管PNP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与电源端Vcc相连,
晶体管NPN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6与地相连,晶体管NPN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地相连,
电阻R4和R5的电阻比为1:N,电阻R6和R7的电阻比为1:N,
电阻R4和R6的电阻比为1:1,其中N为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还包括晶体管PNP3和NPN3,
晶体管PNP3的发射极接晶体管PNP1的基极,其基极接晶体管PNP1的集电极,其集电极接地;
晶体管NPN3的发射极接晶体管NPN1的基极,其基极接晶体管NPN1的集电极,其集电极接电源端Vcc,
晶体管PNP1的发射极面积与晶体管PNP3的发射极面积的比为1:1,
晶体管NPN1的发射极面积与晶体管NPN3的发射极面积的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R3,以及稳压二极管Vz,
电阻R1、R2和R3的一端互连,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z的阳极相连,稳压二极管Vz的阴极作为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第一连接端。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R3,以及稳压二极管Vz,
电阻R1、R2和R3的一端互连,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z的阴极相连,稳压二极管Vz的阳极作为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第二连接端,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静态电位调整电路的第一连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5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用稳定型扫描仪
- 下一篇:一种漆包线表面润滑液自动供油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