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雨的土壤淋溶收集装置的通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2802.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闵炬;施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雨 土壤 收集 装置 通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土壤测量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雨的土壤淋溶收集装置的通气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化肥使用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04年全国化肥使用总量已达到4637万吨。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氮肥和磷肥的使用量却为世界的30%和26%,单位土地面积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1倍和1.9倍。我国南方地区,例如太湖流域等集约化农区化肥平均用量高达600 kg/ha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a的安全标准。
氮素淋洗损失是灌溉农田土壤主要的氮素损失途径。然而,在我国南方由于夏季高温多雨,强降雨频繁,加之该地区施肥量较高,农田流失的氮素已成为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贡献因子之一。目前在研究旱地氮素淋失过程上较有效的方法为淋溶盘法,国家发明专利CN 101261262B在土壤淋溶液的收集上得到广泛应用。
专利公告号为CN 101261262B名称为“土壤淋溶原位监测方法”的发明专利虽然具有采样简单快捷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未设计专用的通气管。在不抽液时,一般抽水口和进水口呈密封状态,如果长时间保持密封状态会影响通过重力作用而使淋溶液自流入储液管的淋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防雨的土壤淋溶收集装置的通气管。
技术方案:一种可防雨的土壤淋溶收集装置的通气管,包括储液管、淋溶盘、通气管和抽水管,所述储液管桶盖顶部开有通气口和抽液口,通气管设于通气口上,抽水管设于抽液口上,所述通气管由通气管外管和通气管内管组成,所述通气管外管顶部密封,四周开设有通气管外管通气孔,通气管内管顶部开口高度低于通气管外管。
所述通气管外管内径5cm、高6cm,外管外周开孔孔径为0.7cm,通气管内管内径为2.5cm、高5cm。
所述储液管为圆桶状容器。
所述的储液管内径为20c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改进的可防雨的土壤淋溶收集装置的通气管,保证了长时间密封状态下,淋溶液依然可以正常流入储液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通气管的纵剖面图。
其中,1、储液管,2、淋溶盘,3、通气管,4、抽水管,5、通气管内管,6、通气管外管,7、通气管外管通气孔,8、通气口,9、抽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包括储液管1、淋溶盘2、通气管3和抽水管4,所述储液管桶盖顶部开有通气口8和抽液口9,通气管3设于通气口8上,抽水管4设于抽液口9上,所述通气管由通气管外管6和通气管内管5组成,所述通气管外管顶部密封,四周开设有通气管外管通气孔7,通气管内管5顶部开口高度低于通气管外管。所述通气管外管内径5cm、高6cm,外管外周开孔孔径为0.7cm,通气管内管内径为2.5cm、高5cm。
所述储液管为圆桶状容器,内径为20cm,高度根据所需收集的土层深度确定,使用PVC管制成。
所述的通气管外管6内径5cm、高6cm,通气管外管通气孔7孔径为0.7cm,通气管内管5内径为2.5cm、高5cm,使用PVC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2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耐水度试验机
- 下一篇:污水酸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