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旁通式涡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364.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尧;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美综合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01D17/10;F01D1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旁通式涡壳。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广泛应用于车用发动机、船用发动机、发电设备和工程机械等机械设备。其能显著提高发动机性能,节能减排。随着发动机排放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驱动涡轮机工作需要一定量的废气能量,而在发动机低转速运行的情况下发动机的废气流量少,对涡轮机的做功不足。而如果减小涡壳的进气截面在发动机高速运行,废气流量大的情况下又会出现增压过量的问题。这样使得涡轮增压器在与发动机匹配时普遍存在发动机低速扭矩不足,排放性能差和高速增压过量的问题。
为解决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增压过量问题,出现了废气旁通阀涡壳技术,但仍不能解决低速增压不足的问题,且因部分废气未经任何利用就直接排出,其蕴含的能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能量浪费。为满足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内的性能要求,随后出现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技术(VNT),但其结构复杂,加工工艺难度高,装配难度大,使用其技术的涡轮增压器成本高,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旁通式涡壳,能够解决涡轮增压器低速增压性能差和高速增压过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旁通式涡壳,包括:涡壳体和执行器,所述涡壳体的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导流叶片,与进气口连通的涡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两个通道,分别为涡流通道和放气通道,所述进气导流叶片与执行器驱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涡壳体内设有涡轮,所述涡流通道设于涡轮的进气侧,所述放气通道设于涡轮的出气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放气通道为环形放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导流叶片设于两个通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执行器驱动进气导流叶片绕一轴进行摆动,其摆动角度小于等于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内旁通式涡壳结构简单、可靠,可显著提高增压器在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的增压效果,提高发动机低速扭矩,同时可有效避免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增压过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旁通式涡壳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内旁通式涡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旁通式涡壳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涡壳体,2、执行器,3、进气导流叶片,4、涡流通道,5、放气通道,6、涡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内旁通式涡壳,包括:涡壳体1和执行器2,所述涡壳体1的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导流叶片3,与进气口连通的涡壳体1内部设有至少两个通道,分别为涡流通道4和放气通道5,所述进气导流叶片3与执行器2驱动连接。
由执行器2驱动进气导流叶片3动作,从而对进入涡壳的废气进行导流,调节进入涡流通道4的废气量的大小。进入涡流通道4和进入放气通道5的废气都参与做功,充分利用了废气的能量。
其中,所述放气通道5为环形放气通道5。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涡壳体1内设有涡轮6,所述涡流通道4设于涡轮6的进气侧,所述放气通道5设于涡轮6的出气侧。
所述进气导流叶片3设于两个通道之间。执行器2驱动进气导流叶片3绕一轴进行摆动,其摆动角度小于等于90°。
在发动机低转速运行,废气排量少的情况下,进气导流叶片3完全关闭环形放气通道5,即执行器2驱动进气导流叶片3摆向环形放气通道5一侧,废气全部进入涡流通道4对涡轮6做功。有效提高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的增压效果,提高了发动机的低速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美综合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汉美综合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温度调节和雾化空气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火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