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清洁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027.4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俊力 |
主分类号: | E01H1/02 | 分类号: | E01H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马淑文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清洁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道路清洁车,用于城市道路地面的清洁。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的建设,城市道路清洁工作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道路清洁设备多为洒水车、清扫车,这些设备均存在功能单一等不足。如洒水车喷水,虽然可以降低扬尘,保持空气潮湿,但水干后尘土仍留在地面,并没有真正做到清除,同时由于用水量较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尤其是洒水之后,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后面的车行驶在水面上泥水四溅,水膜不但会降低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行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污染车身,洗车进一步造成水资源浪费;清扫车等清扫设备通常仅具有清扫功能,即采用滚轮式清扫器,将路面的泥土等污物扫入收集器,由于滚轮式清扫器宽度有限,清洁面积窄小,清扫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且清扫后尘土飞扬,造成空气污染,尘土落回地面形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清洁车,主要用于城市道路的路面清洁,克服了现有道路清洁设备的缺陷,利用带状的清污器将路面上的泥土、灰尘、污水等清除,清理后的路面干净、潮湿,无扬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发动机、动力装置,动力装置装配在车架上;还包括水箱、机架、主动辊、清洗辊、一次挤水机构、二次挤水机构、支承辊、地轮、拖杆、地面清污辊、墩布式清污带、调节装置;
水箱固定在车架上,水箱下方设有锥型的排污口;主动辊及清洗辊横向装配在水箱内壁,清洗辊位于主动辊的上方,清洗辊的筒状侧壁上设有拨片;
机架固定安装在水箱上,一次挤水机构、二次挤水机构、支承辊均横向装配在机架上,位于水箱上方;一次挤水机构由相邻的上辊筒A、下辊筒B组成,二次挤水机构由相邻的上辊筒C、下辊筒D组成;
两条拖杆分别铰接安装在车架后部,拖杆的另一端装配有地轮;调节机构包括立柱、螺杆、螺套,拖杆上竖向焊接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上下两端设有轴承座,螺杆通过轴承装配在轴承座内;螺套套装在螺杆上,地面清污辊的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螺套上;
墩布式清污带的装配依次绕过主动辊、经过上辊筒A及下辊筒B间、上辊筒C及下辊筒D之间、地面清污辊、支承辊后回到主动辊;清洗辊的拨片与墩布式清污带外表面配合;
主动辊、上辊筒A、上辊筒C及清洗辊的辊轴分别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水箱内设有潜水泵,一次挤水机构、二次挤水机构之间的机架上安装有高压喷头,高压喷头与潜水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螺杆的一端装配有摇臂,或螺杆端部装配有链轮,并通过链条连接电动机动力输出轴,两条拖杆之间固定有支架,电动机安装在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拖杆为伸缩式杆体,杆体由丝杆、螺纹套筒构成,丝杆的两端各装有一个旋向相反的螺纹套筒,丝杆中段装有调节杆。
进一步,所述的墩布式清污带外表面设有纤维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适合城市道路的清洁,解决了现有道路清洁车辆的不足;利用循环转动的清污带,将路面上的泥土、灰尘、污水等清除,清污后的路面干净、潮湿,无扬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水箱,2、清洗辊,3、上辊筒A,4、下辊筒B,5、高压喷头,6、上辊筒C,7、下辊筒D,8、支承辊,9、墩布式清污带,10、调节装置,11、地面清污辊,12、地轮, 13、拖杆, 14、潜水泵, 15、排污口,16、主动辊。
实施例1
从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清洁车的车架、发动机、动力装置;还包括水箱1、机架、主动辊16、清洗辊2、一次挤水机构、二次挤水机构、支承辊8、地轮12、拖杆13、地面清污辊11、墩布式清污带9、调节装置10;动力装置装配在车架上,用来驱动并控制清洁装置整体运转;
水箱1固定在车架上,水箱1下方设有锥型的排污口15;主动辊16及清洗辊2的轴横向装配在水箱1内壁,清洗辊2位于主动辊16的上方,清洗辊2的筒状侧壁上设有拨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俊力,未经郭俊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模孔径分布硅胶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开启喷射的干粉灭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