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965.2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新宇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内科 针灸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品,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时需要一只手拿着针柄,另一只手固定针体,这样比较麻烦,而且如果手部有细菌,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后果比较严重,虽然目前有针灸定位装置,但是在定位时通过小孔不容易定位准确,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它方便操作,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立柱2、定位板3、定位孔4、进针孔5、固定销6、放大镜7和吸盘8;底板1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立柱2,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板3,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孔4,定位板3上设置有进针孔5,定位孔4和进针孔5的位置相对应,定位孔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销6,放大镜7可旋转固定在固定销6上,且放大镜7设置在定位孔4的上部,底板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数个吸盘8。
所述的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手把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方便操作,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立柱2、定位板3、定位孔4、进针孔5、固定销6、放大镜7和吸盘8;底板1的中部竖直设置有立柱2,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板3,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孔4,定位板3上设置有进针孔5,定位孔4和进针孔5的位置相对应,定位孔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销6,放大镜7可旋转固定在固定销6上,且放大镜7设置在定位孔4的上部,底板1的下部均匀设置有数个吸盘8。
所述的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手把9。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先将放大镜7与定位孔4对准,找到穿刺位置时将放大镜旋转至一侧,然后进行针灸,位置准确,省时省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方便操作,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新宇,未经周新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造楼机
- 下一篇:液压式轮边制动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