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379.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谢祯财;林起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感应 led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办公室,学习场所,画廊,走廊等的照明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智能控制的LED壁灯、夜灯。
背景技术:
感应照明灯使用广泛,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LED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等优点,作为照明的LED也逐渐往低成本、便于安装维护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该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实现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夜灯主体和设置在夜灯主体体内的供电电源、LED灯、感应模块、双控拉链开关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供电电源、双控拉链开关、感应模块和LED灯电连接,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光线的信号输送给控制芯片,以控制LED灯的亮暗。
上述LED灯包括有主照明LED灯和辅助照明LED灯,该主照明LED灯和辅助照明LED灯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上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和光感应模块。
上述夜灯主体上位于LED灯的旁侧设有导光板。
上述导光板由四片构成,其中每两片位于同一侧,且两片间形成一夹角。
上述夜灯主体的导光板构成蝴蝶的外形,其中供电电源设置在两侧导光板中间上部的凸罩内,LED灯为条形LED灯串设置在两侧导光板中间,感应模块的传感器设置在LED灯串下方,双控拉链开关设置在传感器下方。
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的工作原理,当人走近时,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发出来的红外线,引起电平变化,给控制芯片处理,以控制主照明LED灯全亮;当人离开感应的范围(感应距离0-10米)时,主照明LED灯变暗,辅助照明LED灯亮,而当光线充足时,主照明LED灯和辅助照明LED灯均不亮;而当使用者想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决定LED灯的亮暗,可以通过拉动双控拉链开关进行,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通过智能感应控制使得LED灯控制更加智能化,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包括夜灯主体1和设置在夜灯主体体内的供电电源2、LED灯3、感应模块4、双控拉链开关5和控制芯片6,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供电电源、双控拉链开关、感应模块和LED灯电连接,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光线的信号输送给控制芯片,以控制LED灯的亮暗。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通过智能感应控制使得LED灯控制更加智能化,更加节能。
为了可以实现不同的亮度,上述LED灯包括有主照明LED灯301和辅助照明LED灯302,该主照明LED灯和辅助照明LED灯分别与控制芯片6电连接。
为了可以实现红外感应和光线感应,上述感应模块4包括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和光感应模块。
为了让光线较均匀,上述夜灯主体上位于LED灯的旁侧设有导光板7。上述导光板由四片构成,其中每两片位于同一侧,且两片间形成一夹角,同一侧两片导光板的夹角角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使光线照射范围得以调整。
上述夜灯主体1的导光板7构成蝴蝶的外形,其中供电电源设置在两侧导光板中间上部的凸罩8内,LED灯为条形LED灯串设置在两侧导光板中间,感应模块的传感器设置在LED灯串下方,双控拉链开关设置在传感器下方。
本实用新型智能感应LED控制夜灯的工作原理,当人走近时,感应器感应到人体发出来的红外线,引起电平变化,给控制芯片处理,以控制主照明LED灯全亮;当人离开感应的范围(感应距离0-10米)时,主照明LED灯变暗,辅助照明LED灯亮,而当光线充足时,主照明LED灯和辅助照明LED灯均不亮;而当使用者想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决定LED灯的亮暗,可以通过拉动双控拉链开关进行,当拉第一下辅助照明LED灯亮,拉第二下主照明LED灯亮,拉第三下主辅助照明LED灯同时亮,拉第四下全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协议语音电话的软件升级系统及软件升级方法
- 下一篇:可移动单点吊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