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9327.9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聂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加热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在熔炼、铸造、弯管、热锻、焊接和表面热处理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在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的一种加热方式。电磁感应加热与其它的加热方式,如燃气加热,电阻炉加热等不同,它把电能直接送工件内部变成热能,将工件加热。而其他的加热方式是先加热工件表面,然后把热再传导加热内部。电磁感应加热相比于其他加热方式,能耗更小,能量转化率更高。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交流电、导体和工件之间的集肤效应、近邻效应和圆环效应产生高热量的。现有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通常是对工件的厚薄制定一个厚薄范围,根据这个厚薄范围划分工件需要加热的时间以及其他参数,据目前研究显示,工件的加热厚度可以方便的通过调节频率来加以控制。频率越高,工件的加热厚度就越薄。对此,电磁感应加热设备基于节能环保的理念来说,需要设计新型的控制系统,以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并且,目前市场上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还存在着系统运算速度低,负载频率低,开关耗能大,死区无法控制等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具有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及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包括感应加热电源电路、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组、控制电路、反馈电路,所述感应加热电源电路包括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缓冲回路;所述滤波器由无源直流电感Ld以及电容Cd1组成,整流器与逆变器之间通过无源直流电感Ld串联连接,无源直流电感Ld与整流器之间并联有电容Cd1,滤波器与逆变器串联连接;所述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组包括四个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所述逆变器由第一半桥电路和第二半桥电路组成,第一半桥电路包括桥臂T1和桥臂T4;第二半桥电路包括桥臂T2和桥臂T3;桥臂T1、桥臂T2、桥臂T3和桥臂T4分别与一个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连接,每个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电路与反馈电路连接,反馈电路通过变压器与感应加热电源电路连接。
所述整流器采用不可控三相全桥式整流器。
所述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包括集成光电隔离驱动器芯片,集成光电隔离驱动器芯片上设有若干引脚,集成光电隔离驱动器芯片上引脚1与控制器连接,引脚6出口端依次电阻R1和电容C2串联,引脚14与R2串联,引脚14和引脚9之间串联有电容Cb,引脚11和引脚9之间串联有电阻R4。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脉宽调制器,所述脉宽调制器的引脚6与地线之间串联有电阻R,脉宽调制器的引脚9与引脚1通过电阻R1连接,脉宽调制器的引脚10通过滑动变阻器PR2连接反馈电路。
所述脉宽调制器包括基准电压调整器、振荡器、误差放大器、比较器、锁存器、欠压锁定电路、闭锁控制电路、软起动电路、输出电路组成。
所述的桥臂T1、桥臂T2、桥臂T3和桥臂T4皆是由一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在直流侧接有一个足够大的电解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串联谐振式感应加热电源电路,优点是第一,逆变电路采用四桥臂式的逆变器结构,并增设缓冲回路,实现了零电流开通,其电路损耗小,可以工作在较高的工作频率。第二,滤波器增设无源直流电感Ld形成无源校正电路,对直流电压有更好的滤波作用,使输出电压的纹波更小。第三,控制电路有自关断器件的功能,比非自关断器件的控制电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第四,设计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带有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保护功能,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电路与控制电路应严格隔离,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集成光电隔离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脉宽调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9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