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邻地铁分坑式深基坑中隔墙法地下室的楼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7717.2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波;李国建;曹健;胡铁毅;沙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邻 地铁 分坑式深 基坑 隔墙 地下室 楼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建筑构件,具体涉及一种紧邻地铁分坑式深基坑中隔墙法地下室的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地铁做为一项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在各大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而在地铁沿线高楼大厦此起彼伏,建筑物的基坑面积也越来越大,深度也越挖越深,这就给邻近地铁盾构区间段的基坑围护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时除了需考虑基坑安全施工要求以外,还需考虑地铁盾构区间附近的深基坑对地铁结构变形带来的直接和长远的影响。
为尽量减小基坑靠地铁盾构区间处以上问题的出现,对于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深的基坑,围护设计中采用中隔墙将大基坑分成小基坑来进行分段施工的设计方案,被越来越多的应用起来。总的分坑作业原则是:大坑施工完成后施工小坑,小坑施工完成后拆除中隔墙,最后中隔墙两侧结构体系衔接。
中隔墙拆除后,两边主体结构需衔接,如何保证两侧结构的衔接质量,尤其是保证钢筋的传力效果,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紧邻地铁分坑式深基坑中隔墙法地下室的楼板结构,以保证中隔墙拆除后两侧结构的衔接质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邻地铁分坑式深基坑中隔墙法地下室的楼板结构,主要由一对位于被拆除的中隔墙的两侧的平行设置的梁、连接所述平行设置的梁的衔接部、分别位于所述平行设置的梁的外侧的边梁和与边梁连接的楼板构成;所述衔接部的钢筋与两侧的梁的钢筋间经钢筋接驳器连接,所述衔接部内部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且上、下钢筋的焊接位置错开布置,错开距离≥35d。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对衔接部内部的钢筋采用错开布置的焊接连接,保证了衔接部的钢筋连接质量。
2.衔接部的钢筋与两侧的梁的钢筋间经钢筋接驳器连接,既便于施工,又保证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楼板;2、边梁;3、梁;4、衔接部;5、焊接位置;6、钢筋接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紧邻地铁分坑式深基坑中隔墙法地下室的楼板结构,主要由一对位于被拆除的中隔墙的两侧的平行设置的梁3、连接所述平行设置的梁的衔接部4、分别位于所述平行设置的梁3的外侧的边梁2和与边梁2连接的楼板1构成;所述衔接部4的钢筋与两侧的梁的钢筋间经钢筋接驳器6连接,所述衔接部4内部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且上、下钢筋的焊接位置5错开布置,错开距离≥35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7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