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泥洗涤分选滚筒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7306.3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姚光明;马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泥 洗涤 分选 滚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筒筛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油泥洗涤分选滚筒筛装置。
背景技术
油泥是油田钻采、原油加工、原油集输、机械设备维修等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废弃物,在我国制订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油泥被列入危险废物,编号为HW08,油泥长期堆存对大气、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当前处理油泥的主要办法是对油泥进行掩埋、焚烧、生物降解,掩埋和焚烧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还造成资源浪费;生物降解处理油泥速度慢,菌株后期灭活难度大;油泥初步分选后,从油泥中分选出来的砾石和杂物仍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还会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经初步分选后的油泥由于粘度大也会造成设备的堵塞和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泥洗涤分选滚筒筛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从油泥中初步分选后的砾石和杂物对环境会造成的二次污染、且经初步分选后的油泥由于粘度大也会造成设备的堵塞和腐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泥洗涤分选滚筒筛装置,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喷淋管和蒸汽管;喷淋管和蒸汽管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并贯穿于内筒体的腔体内,在喷淋管的下部分布有喷淋孔,对应内筒体的右端下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输送装置;在内筒体的外侧通过筒体支座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的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分别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环腔,对应外筒体的内筒体上分布有筛网孔;在外筒体的右部内壁上有环形集液槽,在外筒体的底部有与环形集液槽相通的出液孔,在内筒体的下方分别通过基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的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对应内筒体的外侧沿圆周有与齿轮上的齿相啮合的齿牙。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在内筒体的左部外侧和右部外侧分别通过筒体支座固定安装有两个外筒体;在内筒体的左端和中部下方分别通过基座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装置。
上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的输出轴和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安装在一起,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
上述内筒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30度;或/和,外筒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度至20度。
上述内筒体上的筛网孔为3mm乘5mm的长方形网孔;或/和,筛网孔外的内筒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层。
上述内筒体的右端口呈左小右大的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内筒体、外筒体、喷淋管和蒸汽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从油泥中分选出来并洗涤后的砾石和杂物达到国家环保和农业排放标准,杜绝了环境的二次污染,分离后的加热油泥可回收再利用且不会堵塞和腐蚀设备;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内筒体,2为外筒体,3为喷淋管,4为蒸汽管,5为输送装置,6为筒体支座,7为环腔,8为筛网孔,9为出液孔,10为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博达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7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转盘
- 下一篇:一种集中采热分时供水太阳能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