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类型家用单体二次电池充放电主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6152.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娄晓龙;张诗悦;李枝荣;王洪英;邵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类型 家用 单体 二次 电池 放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充放电电路,特别涉及通过多路可单独工作的支路并联而成的一种不同类型家用单体二次电池充放电主电路,属于家用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家用单体二次电池应用日益增多,不同类型的电池所用的充电器不同,导致家庭充电器繁多;有不少充电器能够完成电池充电功能,但采用简单的充电方式使得电池寿命达不到应有的使用时间。多功能电池充电器、稳压电源等不能对种类繁多的电池进行有效充电,在已有技术中,单一回路的电路参数固定,输出可调范围较小,通常在更换电池后不能保证输出精度及输出功率,不具有智能性,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类型家用单体二次电池充放电主电路,可与相应的检测控制电路配合,自动识别种类繁多的电池类型,灵活调整输出电压与电流,保证输出功率从而对其进行有效充电。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同类型家用单体二次电池充放电主电路,包括供电模块1、并联充电支路2、并联放电支路3、控制输入模块4、电流采样电阻5、检测信号接口6、二次电池接口7、控制回路电源模块8;所述并联充电支路2、并联放电支路3与电流采样电阻5的一端通过一根导线连接,电流采样电阻5的另一端通过一根导线与二次电池接口7的一端连接,供电模块1通过多根导线与不同电源电压的并联充电支路2连接,供电模块1通过多根导线与控制回路电源模块8连接,并联充电支路2、并联放电支路3通过多根导线与检测信号接口6连接,控制输入模块4通过多根导线与并联充电支路2、并联放电支路3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1采用两路可单独工作的开关电源。
所述并联充电支路2由多路充电支路组成,并联充电支路2中加入了防倒流快恢复二极管。
供电模块1采用两路可单独工作的开关电源,提供5V和12V两种不同等级的供电电压;并联充电支路2由Q2、Q4、Q6、Q8、Q10共5只场效应管、D1、D2、D3、D4、D5共5只快恢复二极管、R4、R8、R12、R16、R20共5只限流电阻和少量其它元件组成,共5路,分别为3.7V及以下额定电压的二次电池单独提供5种不同的最大充电电流,其中Q8、Q10所在支路还可为9V二次电池提供2种不同的最大充电电流。每一路的工作与否、工作方式均由控制输入模块4给出的PWM控制信号决定;并联放电支路3由Q11、Q12、Q13、Q14共4只场效应管、R22、R24、R26、R28共4只限流电阻组成,共4路,分别单独提供4种不同的最大放电电流。其中每一路的工作与否、工作方式均由控制输入模块4给出的PWM控制信号决定;本电路可以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实时检测,测量方法采用高边电流检测的方法,电流采样电阻5采用高精密低温漂电阻,通过测量充放电过程中电流采样电阻5两端电压差间接测量充放电电流;本电路通过测量检测信号接口6中的ADC1端子电压对二次电池的端电压进行实时检测;控制回路电源模块8为检测控制电路提供外部电源,将供电模块1提供的电源经过滤波处理后,供给检测控制电路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通过电流采样电阻5及检测信号接口6检测电路中接于二次电池接口7处的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情况,根据检测控制电路中用户设定的参数或系统自动检测的参数,通过为控制输入模块4提供合适的PWM信号控制并联充电支路2及并联放电支路3的工作,达到针对不同电池的负载特性采用不同的充放电控制策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主电路针对额定电压为1.2伏~9伏的各种不同电池负载情况选取与之相应的支路或多支路并联工作,满足了电池负载大范围变化情况下输出电流、电压及功率的灵活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虚线框的各标号为:1-供电模块、2-并联充电支路、3-并联放电支路、4-控制输入模块、5-电流采样电阻、6-检测信号接口、7-二次电池接口、8-控制回路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6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防盗门
- 下一篇:用于给卷扬加油的加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