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的塞棒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5544.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何仁俊;曹慧;陈建军;李方;徐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26 | 分类号: | B29C5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板 表皮 成型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的塞棒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仪表板表皮成型是通过阳模真空成型工艺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真空成型模具结构包括上底板1、上压框2、下压框3和主胎模4,其中,上压框2和下压框3通过上底板1与主胎模4相对固定。在仪表板表皮的成型过程中,表皮8(参见图2)被压紧于上压框2和下压框3之间,该表皮8与主胎模4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空间。该主胎模4上设置有真空眼,利用真空泵及真空管道可以通过该真空眼将密闭空间中的空气抽掉,形成真空负压,从而使表皮8帖服于主胎模4上。表皮8在帖服的过程中,在三面交汇的位置容易产生褶皱缺陷,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设计特定的模具结构将表皮匀开,这势必带来成本的上升,同时产品A面也不允许设计特定的结构,致使产品表面的结构与设定结构不一致。另外,当某些局部位置产生的褶皱缺陷通过设计特定的模具结构并不能消除时,通常通过在褶皱缺陷的产生位置增加相应的塞棒来达到消除褶皱的目的。通常,该塞棒由于直接作用于褶皱缺陷产生位置而具有与该位置匹配的轮廓。例如,在倒扣结构的仪表板帽檐的端部位置,由于几个型面的交汇而容易出现褶皱。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现有的与该帽檐端部的褶皱产生位置直接匹配的塞棒无法消除该处的褶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的塞棒总成,从而有效地消除端部位置的褶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的塞棒总成,用于消除三面交汇端部的褶皱缺陷,该端部具有易于出现褶皱的上表面和从该上表面延伸的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塞棒总成包括直接作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塞棒和直接作用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塞棒,所述第一塞棒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塞棒与第二驱动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塞棒总成包括直接作用于帽檐端部的内侧的第一塞棒和直接作用于所述外侧的第二塞棒。
优选地,所述第一塞棒具有平滑的抵靠面。
优选地,所述抵靠面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匹配的轮廓。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是第一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塞棒具有平滑的作用面。
优选地,所述作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侧面匹配的轮廓。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是第二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塞棒和第二塞棒分别装有延时计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的塞棒总成通过第一塞棒作用于第一侧面,从而使得上表面上的表皮得以展平而有效地消除褶皱,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塞棒效果差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的塞棒总成通过第二塞棒作用于第二侧面,从而在内侧的相对的一侧的外侧压制表皮的同时防止表皮发生位移而产生表面棱线。通过塞棒上安装的延时计电开关来调整各塞棒在成型过程中的相对动作顺序。
附图说明
图1是阳模真空成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区域B的进一步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塞棒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塞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阳模仪表板表皮成型帽檐处的塞棒总成包括第一塞棒6和第二塞棒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5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钉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丹皮自动成卷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