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玻璃纤维浸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5167.0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吴桂青;王宏志;李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25/16 | 分类号: | C03C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玻璃纤维 浸渍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玻璃纤维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玻璃纤维浸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玻璃配合料经过高温熔制、高速拉丝成型等一系列工艺制备而成的纤维状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但玻璃纤维表面光滑、呈化学惰性,与树脂粘结性能差,在制备复合材料前,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可以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目前,应用最广范的技术是对玻璃纤维进行二次溶液浸渍处理,浸渍处理液可以是纳米颗粒分散液、酸碱刻蚀液等,通过纳米粒子吸附、酸碱刻蚀,可以增加玻璃纤维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点和粗糙度等,既可以增加聚合物树脂与纤维表面的化学结合点,也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界面机械啮合程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玻璃纤维浸渍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实现了对长玻纤表面连续浸渍处理,易于在实验室及工业化中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续玻璃纤维浸渍处理装置,包括浸渍缸,所述浸渍缸内盛有浸渍液,所述浸渍缸内装有进纤从动轮和出纤从动轮,所述进纤从动轮和出纤从动轮下部浸入浸渍液内,所述浸渍缸上方靠近浸渍缸两边位置安装有进纤主动轮和出纤主动轮,所述出纤主动轮外侧设置有红外干燥箱,所述红外干燥箱内安装有红外线加热器,玻璃纤维从原丝饼中拉出经过进纤主动轮上部后绕过进纤从动轮下部浸入浸渍液,所述玻璃纤维经出纤从动轮下部绕出从出纤主动轮上部绕出经过红外干燥箱后绕制成成品。
所述红外干燥箱安装有控制开关连接红外线加热器控制加热。
所述浸渍缸缸体侧壁装有进液口,所述浸渍缸缸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装有排液口。
所述进纤主动轮和出纤主动轮同时开启、且转数相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连续长玻璃纤维表面二次浸润处理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对连续长玻璃纤维表面的二次浸渍、涂覆纳米涂层等表面处理,提升玻璃纤维表面性能及玻璃纤维与树脂结合时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而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通过此装置对玻璃纤维进行多次的浸渍处理,还可以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玻璃纤维浸渍处理装置,包括浸渍缸10,所述浸渍缸10内盛有浸渍液,所述浸渍缸10内装有进纤从动轮3和出纤从动轮2,所述进纤从动轮3和出纤从动轮2下部浸入浸渍液内,所述浸渍缸10上方靠近浸渍缸10两边位置安装有进纤主动轮4和出纤主动轮1,所述出纤主动轮1外侧设置有红外干燥箱5,所述红外干燥箱5内安装有红外线加热器6,玻璃纤维从原丝饼9中拉出经过进纤主动轮4上部后绕过进纤从动轮3下部浸入浸渍液,所述玻璃纤维经出纤从动轮2下部绕出从出纤主动轮1上部绕出经过红外干燥箱5后绕制成成品。
所述红外干燥箱5安装有控制开关11连接红外线加热器6控制加热。
所述浸渍缸10缸体侧壁装有进液口7,所述浸渍缸10缸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装有排液口8。
所述进纤主动轮4和出纤主动轮1同时开启、且转数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5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