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路导磁体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5125.7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万;李斌商;李俊;苏晓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路 磁体 流变 弹性体 隔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具体是一种闭路导磁体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隔振器的弹性元件采用橡胶或金属弹簧,这类弹性元件在振动过程中的阻尼作用抑制了振动。这类隔振器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一旦结构设定,只能适用于单频率工况下的隔振,不能适应变频工况下的隔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路导磁体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闭路导磁体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包括动导磁块、导磁上盖板、导磁筒体、线圈绕组、磁流变弹性体和导磁支撑底座,所述导磁支撑底座两端分别设有导磁筒体,所述相对设置的导磁上盖板一端固定在导磁筒体上,另一端与动导磁块的两侧连接,所述动导磁块和导磁支撑底座之间设有磁流变弹性体,所述磁流变弹性体与两侧的导磁筒体之间设有线圈绕组,所述导磁支撑底座中部位置内嵌有动导磁块。
所述导磁支撑底座两端与导磁筒体的下端相适应处设有螺孔,导磁支撑底座两端与导磁筒体通过六角螺母固定。
所述导磁筒体的上端与导磁上盖板的一端相适应处设有螺孔,导磁筒体的上端与导磁上盖板的一端通过六角螺母固定。
所述动导磁块、导磁上盖板、导磁筒体、磁流变弹性体和导磁支撑底座均采用软磁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线圈绕组的电流大小,实现对磁场强弱控制,随着磁场强弱变化,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发生变化,隔振器对外加激励具有移频减振作用,实现不同频率下的隔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闭路导磁体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图中呈A-A′对称,包括动导磁块1、导磁上盖板2、导磁筒体3、线圈绕组4、磁流变弹性体5和导磁支撑底座6,所述导磁支撑底座6两端分别设有导磁筒体3,所述相对设置的导磁上盖板2一端固定在导磁筒体3上,另一端与动导磁块1的两侧连接,所述动导磁块1和导磁支撑底座6之间设有磁流变弹性体5,所述磁流变弹性体5与两侧的导磁筒体3之间设有线圈绕组4,所述导磁支撑底座6中部位置内嵌有动导磁块1。所述导磁支撑底座6两端与导磁筒体3的下端相适应处设有螺孔,导磁支撑底座6两端与导磁筒体3通过六角螺母固定。所述导磁筒体3的上端与导磁上盖板2的一端相适应处设有螺孔,导磁筒体3的上端与导磁上盖板2的一端通过六角螺母固定。所述动导磁块1、导磁上盖板2、导磁筒体3、磁流变弹性体5和导磁支撑底座6均采用软磁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电流直流电源提供给线圈绕组4直流电,产生磁场。动导磁块1、导磁上盖板2、导磁筒体3、磁流变弹性体5、导磁支撑底座6构成成磁回路。通过调节线圈绕组4电流大小,实现磁场强弱控制,随着磁场强弱变化,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发生变化,隔振器对外加激励具有移频减振作用,实现不同频率下的隔振。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刚度可控的智能材料,具有控制能耗低、响应速度快、连续控制等特点,结构上易于实现远距离程控。本隔振器采用了闭路导磁体结构设计,有效降低漏磁率,提高磁感应强度,增强磁流变弹性体的磁流变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5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绳架
- 下一篇:一种轻工屠宰设备专用牙嵌式电磁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