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窗框侧防渗漏节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982.5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纪先志;陈亮;周广良;王海波;匡家祥;冯霞;刘才卫;李黎;王连想;潘琼;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E04B1/66;E04B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框侧防 渗漏 节点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的防渗漏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门窗框与墙体连接构造普遍存在封堵不严、防渗结构复杂、施工繁琐等技术问题,导致房屋易漏风漏水,影响住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框侧防渗漏节点构造,要解决现有门窗框与墙体连接构造普遍存在封堵不严、防渗结构复杂、施工繁琐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窗框侧防渗漏节点构造,包括墙体,与墙体连接的门框或窗框、分设于二者连接处的两侧并且均分别向墙体表面延伸的外侧防渗层和内侧防渗层,所述门框或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处缝隙填满,所述外侧防渗层的外侧与门框或窗框的内侧边缘平齐,是由自内至外依次连接的防水层、保温层和面层复合而成,保温层和面层与发泡剂之间均填有耐候密封胶,所述内侧防渗层是干硬性水泥砂浆层,超出门框或窗框的内侧边缘5mm。
所述外侧防渗层的保温层向墙体表面延伸的长度为50mm。
所述内侧防渗层向墙体表面延伸的长度为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门窗框与墙体连接构造普遍存在封堵不严、防渗结构复杂、施工繁琐等技术问题,由于采用了。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的防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体、2-门框或窗框、3-发泡剂、4-防水层、5-保温层、6-面层、7-耐候密封胶、8-内侧防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门窗框侧防渗漏节点构造,包括墙体1,与墙体1连接的门框或窗框2、分设于二者连接处的两侧并且均分别向墙体表面延伸的外侧防渗层和内侧防渗层8,所述门框或窗框2与墙体1的连接处缝隙填满发泡剂3,所述外侧防渗层的外侧与门框或窗框2的内侧边缘平齐,是由自内至外依次连接的防水层4、保温层5和面层6复合而成,保温层5和面层6与发泡剂3之间均填有耐候密封胶7,所述内侧防渗层8是干硬性水泥砂浆层,超出门框或窗框2的内侧边缘5mm。
所述外侧防渗层的保温层5向墙体表面延伸的长度a=50mm。所述内侧防渗层8向墙体表面延伸的长度b=100mm。
本实施例中防水层4为15mm厚的防水砂浆层,保温层5为无机保温砂浆层,面层6为5mm厚的罩面砂浆层,耐候密封胶7为硅酮耐候密封胶,厚度c=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段式食品加工高效粉磨机
- 下一篇:具有除尘功能的药用粉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