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457.3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赖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秉洪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建筑物 防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建筑物用辅助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地下空间逐渐被利用,越来越多的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出现,原有的地下建筑物入口排水方案;如车库设计中,通常在车道起坡处设一坡度为7.5%、高出室外地坪300毫米的斜坡,并在最高处设置第一集水明沟,然后再以7.5%的坡度坡向室外地坪,明沟内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该明沟采用上设钢制或铸铁篦子以利车辆和人通行,但是,由于城市排水系统差,一旦大雨来袭城市发生水涝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述的地下建筑物入口仅仅依靠高出室外地坪300毫米的斜坡排水方法存在明显不足,特别严重的是常常发生一些地下室被泡在雨水中,可能给人民带来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出现让地面建筑物和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所以提供一种有效的地下建筑物防水系统十分必要和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解决了现有地下建筑物被水淹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建筑物入口地面1,凹槽2、防水墙3、保护盖4、下水道进水口5组成,由入口地面1入口处设置凹槽2、防水墙3、保护盖4、下水道进水口5,入口地面凹槽2上部开口有保护盖4,下部开口与地下排水道通过滤网孔口连通。其防水墙3置于入口地面凹槽2内部,防水墙3后部为受保护地下空间,前部为下水道进水口5,凹槽2和防水墙3上部设置保护盖4,防水墙3形状正面呈长方形,侧面呈T形,防水墙3底部为硬质塑料制作的浮体,上部为同质材料制作的墙体。具体构造为在地下建筑物入口地面1入口前部与下水道进水口5后部适当距离按地下建筑物入口宽度方向设置一凹槽2,凹槽2内有防水墙3,凹槽2和防水墙3上部有防水墙的保护盖4,保护盖4可防止杂物进入且可自由开启,其自由开启可设置简单的阻力小十分轻便转动连杆式活页与具有回复拉力的拉簧组合 实现,凹槽2底部与下水道通过滤网孔口连通,下水道进水口5采用明沟上设钢制或铸铁篦子。本发明利用浮力原理让流入的水带动防水墙3上升,阻挡入侵的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升降无需人员看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未升起防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升起防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2、凹槽,3、防水墙,4、保护盖,5、下水道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由地下建筑物入口地面1,凹槽2、防水墙3、保护盖4,下水道进水口5组成。在地下建筑物入口地面1开挖凹槽2,防水墙3置于凹槽2中,凹槽2上部有保护盖4防止其他杂物进入,下部开口与排水系统连通。在附图1中,一般天睛无雨或小雨时,防水墙3置于凹槽2中,保护盖4在拉簧的作用下置于凹槽2和防水墙3上部处于关闭状态形成车辆人行通道,在附图2中,因大雨暴雨时,雨水从下水道进水口5首先进入地下排水系统,并且凹槽2进水,防水墙3利用浮力作用随下水道中水量而升起,升起的浮力能克服保护盖4拉簧的阻力致使上部的保护盖4随轻便转动连杆活页转动开启,防水墙3也同时随浮力作用而升起,从而发挥挡水作用,又能随水量减少而自行下降,当雨水减小水量减少时,防水墙3因重力自行下降至地面1之下时,保护盖4在拉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防水墙3回复到附图1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秉洪,未经赖秉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建筑物上的海洋生物清除装置
- 下一篇:旋转式移动交通指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