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剖分链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4246.X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城;盛磊;郭彩虹;梁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0 | 分类号: | F16H5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链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式运输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棒材运输的改进的剖分链轮。
背景技术
在轧钢生产车间,棒材的运输多使用链式运输设备,这种链传动的链轮多采用整体式结构。但是由于链传动大都采用润滑不良的开式传动方式,运输的棒材多处于高温状态,并且工作处于粉尘及潮湿的恶劣环境中,因此链轮极易锈蚀和磨损。而链式运输设备多为一根传动轴上分布多个链轮,一个链轮损坏则必须把整根轴拆除,并且拆除磨损链轮一侧的所有链轮才能更换,这给安装和维修带来极大的不便。
如图1所示,目前已有的剖分链轮1,是使用螺栓10在垂直于传动轴方向的两侧把两只半链轮(链轮本体)11紧固而成,当需要对某一剖分链轮做维修或更换时,仅需拆卸其螺栓即可。简单方便。但在使用中发现,在剖分链轮运转的过程中,螺栓承受交变拉伸载荷,容易松动,造成两只半链轮产生相对滑动,虽然该剖分链轮方便了安装和更换,但增大了检修的密度。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改进的剖分链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剖分链轮,通过圆柱销沿轴向穿设法兰轴套及链轮本体,以平行于传动轴的方向,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螺栓在工作时长期承受交变拉伸载荷的弊端,使其具有装卸简单、维修方便以及经久耐用的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剖分链轮,所述剖分链轮由两半环形的链轮本体相互对接而成,其中,所述链轮本体的一侧凹设有一嵌合部,所述嵌合部为半圆环形,其沿所述链轮本体的周向设置,两所述链轮本体的嵌合部呈相对设置,并对应形成一嵌环;
另设有两半圆环形的法兰轴套,所述法兰轴套的外侧壁凸设有一接合部,所述接合部沿所述法兰轴套的周向设置,其形状与所述嵌合部的形状相匹配,其中一所述法兰轴套的内侧壁设有沿轴向贯通的键槽;
其中,两所述法兰轴套对应嵌设在两所述链轮本体中,且两者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能供传动轴对应穿设的轴孔,而两者的对接面与两所述链轮本体的对接面相互错开,所述法兰轴套的外侧壁与所述链轮本体的内侧壁相贴合,两所述接合部则对应嵌设在所述嵌环处,并分别通过圆柱销与两所述链轮本体连接固定,所述圆柱销沿所述链轮本体的轴向设置。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剖分链轮,其中,各所述接合部与各所述链轮本体之间穿设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沿所述链轮本体的轴向设置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剖分链轮,其中,两所述法兰轴套的对接面与两所述链轮本体的对接面呈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的剖分链轮,其拆装简单、维修方便、经久耐用,当单个剖分链轮损坏需要更换时,仅需松开连接螺栓,取出圆柱销,即可达到拆卸剖分链轮的目的,无需对整根轴进行拆装;剖分链轮的链轮本体和法兰轴套结构简单,外形规则,便于加工;通过圆柱销及螺栓沿轴向穿设固定法兰轴套及链轮本体,使其在平行于传动轴的方向紧固剖分链轮,避免了圆柱销及螺栓在工作时长期承受交变拉伸载荷的弊端,使得该固定方式更加的可靠和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剖分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两链轮本体对接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两法兰轴套对接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2 剖分链轮 21 链轮本体
211 嵌合部 211A 嵌环
22 法兰轴套 221 接合部
222 键槽 21a、22a 对接面
22b 轴孔 23 圆柱销
24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两链轮本体对接后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两法兰轴套对接后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4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阀开关
- 下一篇:结构保温一体化复合保温板的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