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热耐寒柔性单芯电缆及耐热耐寒柔性多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2659.4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明;刘惠华;邓春艳;刘永红;贺治江;王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3/28;H01B1/02;H01B3/48;H01B7/29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兴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耐寒 柔性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耐热耐寒柔性单芯电缆及耐热耐寒柔性多芯电缆,它可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冶金等高温行业的移动电器,也适用于高寒环境使用的移动电器。
背景技术
高温熔炉是冶金工业以及玻璃等行业重要设备,高温熔炉的工作温度在1000℃甚至1600℃,其周围的辐射温度可以达到300℃左右,对熔炉周围的电器设备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负责电器连接的电线电缆,因这些电缆不可能全部处于封闭状态,电缆随时受热辐射的危害,造成塑料老化以及融化,从而使得电缆在短时间内失去原有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引发停电事故等,另外,对于熔炉电动门打开瞬间,移动的装载工作车进行连续装载运输任务时,装载车以及其电器连接线均处于最高热辐射环境中,最高瞬间辐射温度可以达到400℃以上,装载车的电器连接依靠特种电缆,这种电缆随着装载车的移动而移动,在高温环境下随时处于弯曲扭转状态,因此对电缆的柔软度要求极高,如果电缆的柔软度达不到要求,塑料或者橡皮构成的电缆保护层可能出现破裂,从而引发移动装载车的电气故障。根据对某大型重工锻造车间高温熔炉工作环境的实际调研,熔炉周围的温度在260~305℃之间,移动装载车在熔炉电动门开启瞬间,热辐射温度在380℃~450℃之间,电器联接电缆处于420℃左右的热辐射状态且还要随着装载车的移动而扭动,目前市场上的电缆,一般工作环境在200℃左右,不仅耐温等级低,而且柔软性也不佳,无法满足上述使用环境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高寒环境使用的移动电器,例如在高原或高山地区建筑工地冬季施工的吊车,其电缆常常会因低温造成绝缘冻裂、导线脆断而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广,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的柔性单芯电缆及多芯电缆,满足各种温度环境移动电器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热耐寒柔性单芯电缆,包括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围的绝缘层,所述导体由多股导电金属丝通过束合与绞制工艺制成,所述绝缘层是硅胶绝缘层,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还有一个隔热层,该隔热层用聚酰亚胺纸包覆而成。
所述隔热层是先用聚酰亚胺纸带绕包,再用聚酰亚胺纸纵包制得的复合隔热层。
所述导电金属丝是镍铜合金丝或纯镍金属丝,该金属丝是同心圆层状布置结果,各层金属丝的退火工艺不同使各层金属丝的拉伸强度也不同,由中心层到最外层顺次递减3MPa。
所述硅胶绝缘层是先用F46塑料带或聚氨酯带绕包一层,再用硅胶丝编织一层筒网,继用硅胶挤塑一层制得的复合绝缘层。
一种耐热耐寒柔性多芯电缆,包括多根缆芯及包覆在该多根缆芯外围的护套,多根缆芯通过绞合呈螺旋状,缆芯间隙中有填充物,所述缆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寒柔性单芯电缆,该耐热柔性单芯电缆包括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围的绝缘层,所述导体由多股导电金属丝通过束合与绞制工艺制成,所述绝缘层是硅胶绝缘层,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还有一个隔热层,该隔热层用聚酰亚胺纸带绕包而成。
所述隔热层是先用聚酰亚胺纸带绕包,再用聚酰亚胺纸纵包制得的复合隔热层。
所述导电金属丝是镍铜合金丝或纯镍金属丝,该金属丝是同心圆层状布置结果,各层金属丝的退火工艺不同使各层金属丝的拉伸强度也不同,由中心层到最外层顺次递减3MPa。
所述硅胶绝缘层是先用F46塑料带或聚氨酯带绕包一层,再用硅胶丝编织一层筒网,继用液态硅胶涂覆一层制得的复合绝缘层。
所述填充物是软硅胶,采用挤塑工艺填充在缆芯间隙中。
所述护套是先用玻璃丝编织一层筒网,再用硅胶挤塑制得的复合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由聚酰亚胺纸制成,聚酰亚胺纸带采用绕包和纵包工艺紧密贴于导体表面,最低耐温隔热等级提升到350℃以上。不仅如此,它还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可耐-65℃以下低温,也就是说,本电缆具有良好的环境温度适应性,即可用于高温环境,也可用于高寒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2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