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重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2634.4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青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5/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张伶俐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重力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液压能量实现发电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液压重力转换液体流速以实现发电的系统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液压重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电机系统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实现的发电系统,它主要包括煤炭发电机、燃油发电机、核动力发电机及由这三种发电机衍生而得的蒸汽发电机;另外一类是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发电机,它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潮汐发电机、海浪发电机以及太阳能发电机。纵观这两类发电机,前者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工作时造成大量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核动力发电机一旦造成泄漏更是对环境与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后者则是要依靠风力、水力、潮汐能、海浪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发电机的动力,但是这些动力资源存在不稳定性,加大了人们对此掌控的难度,造成所制得的发电机机构较为复杂,规模较大,成本较高,不适宜在小规模、小范围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它能有效利用液压重力转换液体流速以实现发电,它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柔性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灵活的优点,可适应任何规模、任何范围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液动力发电机、可压缩储液箱、施压重物及用于提升施压重物的提升机构,施压重物与可压缩储液箱的顶部连接,施压重物向可压缩储液箱施压使其压缩或者通过被提升机构提升使可压缩储液箱复形,液动力发电机为由液体流动而驱动运转的发电机;
所述可压缩储液箱上开有出液口和补液口,出液口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将液体输送至回液箱,补液口连接有回液管,回液箱通过回液管与补液口连通而为可压缩储液箱补充液体;
所述液动力发电机连接到导流管内,施压重物下压使可压缩储液箱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出,驱动液动力发电机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其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压缩储液箱的外壁面缠绕有防爆保护圈,以进一步防止可压缩储液箱的外壁出现被压爆的现象,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
具体来说,上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其所述防爆保护圈为钢线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其在上述的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可压缩储液箱的壁体为波浪形的折叠体结构。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可压缩储液箱的壁体为若干层碳纤玻璃纤维膜贴合而成。
期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所述可压缩储液箱的顶部设有与施压重物连接的刚性连接块,使得施压重物和可压缩储液箱能有较好的连接,可压缩储液箱能较均匀的受压,便于可压缩储液箱的下压和复形动作。
进一步来说,上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所述可压缩储液箱的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施压重物过度下压的限位底座,对施压重物起到行程限位作用。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可由施压重物下压驱动而关闭导流管的常开阀体机构,在本技术方案中,是设定施压重物下压到一定程度后即驱动常开阀体机构关闭,系统随即进行对可压缩储液箱进行补充液体。
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所述回液管上安装有用于防止液体从可压缩储液箱内倒流至回液箱的阀体装置,防止在可压缩储液箱受压向导流管输出液体期间发生液体向回液箱倒流的现象。
期间,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同时还采用了一种该系统的进出液控制方法,它能保证施压重物的下一次下压动作之前,可压缩储液箱内已经是被补满液体,避免产生受压重物暂定动作而等待向可压缩储液箱补液的现象。
该液压重力发电系统的进出液控制方法,通过设计回液管的管径、回液的动力等参数,保证通过回液箱向可压缩储液箱补满液体的时间在施压重物的下一次下压动作之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重力发电系统,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压重物与可压缩储液箱构成的发电系统的动力源,液体在受压状态下向导流管输出高速的喷射状液流以驱动液动力发电机,有效利用液压重力转换液体流速以实现发电,该发电系统对环境完全没有任何的污染,而且,不需依靠可变、不可控的自然资源,系统的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青,未经梁文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2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的联接锚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臂式门窗铝料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