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吊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773.1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431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吊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重物的吊篮,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可旋转吊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施工中,吊篮普遍采用简单的型钢,此种吊篮安全性差,且移动困难。另外,在报废汽车拆解等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将重物托起,运往不同的地方,然后自动放下,目前多使用的是提升机带着可以张开双臂的吊篮,这种提升机,使用时,需要张开双臂,较占空间,同时,有可能存在吊篮底部支撑结构插入车底部的时候,由于高度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很好的将其支撑好,就容易掉落,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缺陷的可旋转吊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可旋转吊篮结构,其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载物台、支撑架,所述的动力装置通过所述的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的支撑架旋转,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载物台。
上述的支撑架,其包括有四个支撑柱及与其活动连接的固定架,所述的每个支撑柱分别能绕所述的固定架沿其支撑柱的中心轴转动。
上述的支撑柱与固定架的连接处的柱子上下两端为圆锥体,所述的圆锥体与所述的固定架间设有一组滚球。
上述的每个支撑柱的底部设有一个与之垂直的横梁,所述的载物台设于的述的四个支撑柱底部的横梁上。
上述的载物台包括有一组托盘,所述的托盘个数与所述的支撑柱相同,分别固设于每个支撑柱底部的横梁上。
上述的固定架成形为田字格形状。
上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一组齿轮及传动链条,所述的齿轮个数与所述的支撑柱对应,每个齿轮固设于所述的每个支撑柱上,所述的该组齿轮通过所述的传动链条连接起来。
上述的动力装置为一气缸,所述的气缸通过一连杆与所述的链条相连,所述的气缸带动所述的链条移动。
上述的链条移动的长度使所述的支撑柱转动90度。
上述的动力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为气动换向阀,所述的气动换向阀装设于所述的气缸进气的前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时,气缸通过连杆带动传动装置动作,传动装置再带动与其固设的支撑架的支撑柱转动,从而带动载物台转动,方向改变。本装置吊篮结构,是通过旋转支撑柱的方向来实现载物台的方向转动,即通过控制载物台的旋转,从而控制载物台的停止位置,实现载物台对重物的托起与卸下。另外,本装置使用时,不需要张开双臂,节省空间,同时比较安全因为他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吊篮底部支撑结构插入车底部的时候由于高度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很好的将其支撑好,存在掉落的可能性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与滚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吊篮结构,其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2、载物台及支撑架4,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气缸1,一气动换向阀(图中未示出)设于气缸1进气的前端,可以改变供气方向。气缸1通过一连杆11与传动装置2相连并带动传动装置2启动。
参考图4所示,传动装置2,包括一组齿轮21及传动链条22,在本实施例中,齿轮21设有四个,四个齿轮211、212、213、214通过传动链条22连接起来。实施时,气缸1通过连杆11带动传动链条22移动。
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载物台包括有一组托盘31、32、33、34,托盘个数与支撑柱相同,分别固设于每个支撑柱底部的横梁上。该托盘31、32、33、34,用于装载重物,在实施时,其可以用此托住车身。
参考图2所示,支撑架4,其包括有四个支撑柱41、42、43、44及与其活动连接的固定架45,支撑柱41、42、43、44的底部设有一个与之垂直的横梁411、421、431、441,载物台的四个托盘31、32、33、34分别固设于的上述的四个支撑柱41、42、43、44底部的横梁411、421、431、4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