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728.6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谭治平;许时昂;洪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耳蜗 电极 植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入器,特别涉及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音学、电生理学、材料学、耳显微外科学的发展,人工耳蜗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目前世界上所用的人工耳蜗电极分直电极和弯电极两大类。直电极不能做到近蜗轴刺激,植入时可能损伤耳蜗。弯电极植入不方便,在植入前如果不把电极张直是没法植入耳蜗内,所以外大都采用在电极阵联时预埋支撑内芯,通过一根直的支撑内芯把弯电极张直,手术时边插入边抽出支撑内芯,电极插入和支撑钢芯抽出要同步,电极插入过快容易损伤耳蜗或折弯支撑钢芯,电极插入过慢、支撑芯抽出过快容易使电极头勾回卡在耳蜗内无法再植入耳蜗内,由于支撑芯抽出后无法再插回电极内,电极无法再插入耳蜗,只能更换一套植入体去植入,导致手术中断,手术时间长,对耳蜗损伤加重;同时术中视觉效果也不好,看不清插入的具体状况,容易划破电极硅胶体及电极丝绝缘层,使电极短路;由于有支撑芯,电极阵列粗,很难做成纤细状,影响植入深度;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植入工具和方法把弯电极安全植入于耳蜗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方便弯电极植入耳蜗,提高了植入效率,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对耳蜗的损伤的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包括植入把手和设置在植入把手上的导管,所述导管设有开槽,导管的一端设有定位开口环,导管的另一端设有加强开口环组;导管插接有推杆,推杆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尾部设有推杆把手,推杆把手推杆的连接部分为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把手的头部设有保护球。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球为球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开口环布置在导管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开口环组布置在导管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开口环组包括第一加强开口环和与第一加强开口环平行布置的第二加强开口环。
进一步地,所述植入把手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植入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由于所述导管设有开槽,导管的一端设有定位开口环,导管的另一端设有加强开口环组;导管插接有推杆,推杆设有限位块,所以通过该植入器可以方便安全地植入弯电极到耳蜗。由于所述推杆的尾部设有推杆把手,推杆把手推杆的连接部分为弯折部,所以通过设置弯折部可以在植入弯电极的过程中给手术医生的觉效果更加好,更加方便观察植入弯电极的状况。由于所述推杆把手的头部设有保护球,所述保护球为球形形状,所以防割手。由于所述定位开口环布置在导管的外周面上,所述加强开口环组布置在导管的外周面上,所述加强开口环组包括第一加强开口环和与第一加强开口环平行布置的第二加强开口环,所以通过设置加强开口环组可以防止导管变形。由于所述植入把手设有若干固定孔,所以通过若干固定孔可以外部固定支架连接。由于所述植入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所以具有防滑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工耳蜗弯电极植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工耳蜗弯电极装入植入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人工耳蜗弯电极装入植入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人工耳蜗弯电极装入植入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人工耳蜗弯电极装入植入器后固定到耳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人工耳蜗弯电极通过植入器开始导入耳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人工耳蜗弯电极通过植入器完全导入耳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人工耳蜗弯电极已经植入耳蜗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声波遥控装置
- 下一篇:婴儿车后轮收车自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