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纤熔接盘上的无源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550.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0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勋智能识别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2B6/2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纤 熔接 无源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电子标签,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纤熔接盘上的无源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缩写,又称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预测,RFID技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在新的产品与服务上带来30至100亿美金的商机,随之而来的还有服务器、资料储存系统、资料库程序、商业管理软件、顾问服务,以及其他电脑基础建设的庞大需求。或许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RFID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巨大市场是毫无疑问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这些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SAP和SUN,而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早在2006年就在单件商品上使用这项技术,因此可以说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正在成为全球热门新科技。
RFID在中国的很多领域也都得到实际应用,包括物流、烟草、医药、身份证、奥运门票、世博门票,宠物管理等等,但就我们日常生活感受而言,好像RFID还是离我们很远。除了二代身份证,我们还很难经常感受到RFID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尽管RFID正快速在各个领域得到实际应用,但相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规模,其应用范围还远未达到广泛的程度,即便在RFID应用比较多的交通物流产业,也还处于点分布的状态,而没能达到面的状态。往往是产业中的领导企业为保持其竞争地位而率先尝试采用这种新技术,而更多的企业还抱着观望和犹豫的态度。还是以物流产业为例,应用RFID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如加快货物出入库时间,减少现场操作人员,实现快速而精确的库存盘点,实现货物准确定位跟踪等。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背景即为RFID技术
RFID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同样在光纤通信领域,也有大量的应用涉及到RFID,本实用新型专利就是用于光纤通信机房中的光纤熔接盘
传统的光纤熔接盘上的光纤连接器上未嵌入任何电子标签,当某路光纤线路出现异常或认为拔出破坏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确认是哪路光纤出现故障,这样对维修及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且造成人力浪费;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有厂家在光纤连接器上贴上电子标签,这虽然有所改善,但贴上的电子标签容易掉落,或人为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嵌入式无源电子标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就是为了解决上面问题,为光纤熔接盘上的光纤连接器1嵌入无源电子标签2。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二次注塑封装把无源电子标签2封装到熔接盘的光纤连接器1内,包括:光纤连接器第一次注塑3;光纤连接器第二次注塑4;无源电子标签2。通过第一次注塑,得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个部分,再使用无源电子标签2放入第一次注塑好的光纤连接器上,再进行第二次注塑,整个无源电子标签2则注入光纤连接器1内,与光纤连接器1形成整体。
由于第二次注塑的覆盖材料使用特殊材料,通过使用专用读写设备对注入光纤连接器1的无源电子标签2进行读写测试,二次注塑材料不会屏蔽无源电子标签信号,测试性能与贴在连接器表面的性能一致,但比原来更安全可靠,且不易被拆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标签一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标签一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电子标签包括:光纤连接器第一次注塑部分3;光纤连接器第二次注塑部分4;无源电子标签2三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附图1为光纤连接器1的俯视图,是第二次注塑已经完成的成品。具体结构示意图见附图2中从A-A剖面图。光纤连接器1第一次注塑完成后,放入无源电子标签2,再通过第二次注塑,把无源电子标签2与光纤连接器1注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勋智能识别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铁勋智能识别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开关控制系统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