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519.1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农;肖映汉;李慧武;何明安;黄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建农;肖映汉;李慧武;何明安;黄海生 |
主分类号: | A23P1/06 | 分类号: | A23P1/06;A47J43/046;A47J43/07;A47J4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粉 加工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加工机械,具体是一种用于制作食物干粉末的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干粉食物是一类多用的食材,可以作为添加组分与其他食材混合使用,亦可单独烹饪,例如加工糊状食品;通常,这类干粉使用谷类、坚果等原始食材加工制作。由于在民间流传甚广,早已有一些成熟的传统工艺用于实施。考虑到现代家居生活的需要,传统工艺制作周期长、操作门槛高,所以才出现了批量生产供应的各种加工干粉。但是,从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角度来看,有相当多用户对成品的干粉信任度低,同时对这类食材的自制需求较高。目前尚未有相关便利的家电产品用于实施快速、安全、卫生的干粉食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干粉食物制作机、装置普遍缺乏,而自制干粉食物需求却居高不下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粉加工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粉加工装置的结构,它包括:
一干粉桶,包括一开口、导热耐温的侧壁和底板,该侧壁和底板之间具有导热通路;
一刀具组件,定轴旋转配合于所述底板;包括匹配所述底板内壁形状的一刀片、位于该干粉桶其侧壁空间中的搅拌部件,以及一动力轴;该动力轴穿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刀片和搅拌部件同轴固定,与该底板之间具有轴封;
加热组件,固定于所述干粉桶外侧面;
驱动组件,具有驱动电机和输出该驱动电机动力的驱动部;该驱动部与所述动力轴相配合;以及
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连通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和加热组件;
其中,所述底板具有一回转的工作面;所述刀片与该工作面同轴设置,且该刀片的旋转切削轨迹与该工作面之间的间隙为0.5-2.5mm。
本方案具有的改进有: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刀片为180°对称的形态,且其半径与所述工作面相当。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部件形态为朝上设置的叉状体。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围绕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粉桶外还具有同轴套接固定的一保温的套桶;该套桶与所述干粉桶的外壁和该加热组件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控制电路位于一底座,该底座上具有固定所述干粉桶的固定部;所述驱动部位于该固定部上方且朝上设置,与所述动力轴同轴配合。
本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本方案结构简单,制作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食品加工知识即可制备熟化的干粉食物,并且其粉碎而得的干粉不会因为油脂而凝固,粉末颗粒分散而均匀。从步骤上看,制备的速度快,且安全,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为现代家居干粉食材的良好制作工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带剖面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刀具组件部分的立体爆炸图;
图3是刀片与干粉桶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干粉桶部分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展示了其主要结构,图5则展示其工作流程。
本实施例,一种干粉加工装置,它是一个组装式的家用版产品,整个装置分为上下可拆卸的两大部分,下部分是一个底座2,与现有的多种榨汁设备类似。在底座2上面还具有操作面板3,提供便利的设定、开关、功能选择等操作界面。
整个装置的上部分包括一个干粉桶10,该干粉桶整体是用导热耐温的不锈钢制作,包括一开口11、侧壁12和底板13,因为干粉桶10整体一体成型,因此侧壁12和底板13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通路。
在干粉桶10内设置一刀具组件20,此刀具组件20定轴旋转配合于底板13上;它包括一刀片24和一搅拌部件23,其中该刀片24的形状匹配底板13内壁形状,搅拌部件23全部位于该干粉桶10其侧壁空间中,用于实现内部食材的搅拌。一动力轴22穿过底板13与刀片24、搅拌部件23同轴固定,且与该底板之间具有轴封60。
在干粉桶10的外侧面固定了加热组件30,通电后可以使整个干粉桶10内部升温。
底座2内具有驱动组件40,包含驱动电机41和驱动部42,所谓驱动部42即输出该驱动电机41动力的部位。该驱动部41与动力轴22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建农;肖映汉;李慧武;何明安;黄海生,未经肖建农;肖映汉;李慧武;何明安;黄海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