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9344.4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成;何建领;肖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32 | 分类号: | B65D19/3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张玉平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用于堆放货物、使得货物便于搬运的托盘,尤其涉及到一种塑料托盘。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托盘,通常采用复合板材,将复合板材拼接之后用铁钉固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复合板材会挥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等物质,污染周围空气;另一方面,不管是因为制作时的粗枝大叶,还是由于多次使用使得铁钉松动,一旦铁钉高出托盘的堆放平台的高度,就会划伤货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不会污染周围空气、并可避免损伤货物的塑料托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托盘,包括:由对合而成的上、下盘体构成的托盘体,上盘体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搬货叉槽,将上盘体的表面分割成多个条形搁置平台,下盘体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的搬货叉槽相垂直、且成直线布置的搬盘叉孔,所述的搬货叉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搬货叉槽的长度方向、并贯穿相应侧壁的第一竖直加强槽,所述搬货叉槽的底壁上避开搬盘叉孔设置有至少三个上凹坑,在搬货叉槽底壁的背面形成上支柱,所述的下盘体在与上支柱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下凹坑,在下盘体的背面形成下支柱,上、下支柱的端面抵靠在一起。
所述的第一竖直加强槽最窄处的宽度不小于其深度的两倍,第一竖直加强槽最窄处宽度不小于最宽处宽度的二分之一,两两相邻第一竖直加强槽之间的 平面长度是所述的第一竖直加强槽最宽处宽度的1.2~2倍。
每个搬货叉槽底壁上的上凹坑以及下盘体上相对应的下凹坑中,中部的上凹坑和对应的下凹坑为长条形,该上、下凹坑的中部设置有向外的半圆柱状的隆起,在相应的上、下支柱的端面上分别形成半圆形凹槽。
所述上盘体的每个条形搁置平台和每个搬货叉槽的底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着搬货叉槽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水平加强槽。
所述的下盘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条沿着搬货叉槽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水平加强槽,所述的下凹坑设置在相应的第二水平加强槽的底壁上。
所述上、下盘体的四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竖直加强槽和第三竖直加强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中空成型塑料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也不会损伤货物;而且,通过设置第一竖直加强槽,提高了搬货叉槽侧壁的平直度;通过设置一一对应配合的上、下支柱,提高了塑料托盘的强度,从而提高了塑料托盘的承载力。此外,对于长条形的凹坑而言,通过在其中部设置向外的隆起,减小了上、下支柱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整个塑料托盘的强度。另外,第一水平加强槽、第二水平加强槽以及第二竖直加强槽和第三竖直加强槽都进一步提高了塑料托盘的平直度,也进一步增加了塑料托盘的强度,提高了塑料托盘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为:1、上盘体,10、条形搁置平台,11、第一水平加强槽,12、搬货叉槽,120、底壁,121、左侧壁,122、右侧壁,13、第一竖直加强槽,14、圆形上凹坑,15、长条形上凹坑,151、第一隆起,16、第一 上支柱,17、第二上支柱,18、第二竖直加强槽,2、下盘体,21、搬盘叉孔,22、第二水平加强槽,24、圆形下凹坑,25、长条形下凹坑,251、第二隆起,26、第一下支柱,27、第二下支柱,28、第三竖直加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9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屏蔽件的气体绝缘式隔断器
- 下一篇:摩托车用外接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