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农学大型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8857.3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曾桢;朱建强;吴启侠;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周宗扬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农学 大型 盆栽 试验 灌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水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农学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盆栽试验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常采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试验过程中向大型盆钵灌水,多采用塑料软管接供水管的连接口直接将灌溉水引入盆钵中,实现向试验作物供水。这种做法是用一根水管对盆钵逐一灌水,不仅费时,而且集中的股状水流常在盆钵内形成冲蚀洞,对表土结构和作物根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试验的进度。这就要求我们研发一种简单、方便的灌水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服务农业科学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又能更好进行农学盆栽试验的适用农学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适用农学大型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它由水源箱、引水泵、引水软管、分水器、输水软管和消力灌水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水源箱内安装有引水泵,引水泵通过引水软管与分水器连接,分水器并通过输水软管与消力灌水器连接。
所述的分水器由分水主管和分水支管构成,横向设置的分水主管上安装有多个分水支管,各分水支管分别与分水主管相通并分别安装有控制阀,分水主管上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的消力灌水器为一呈圆环状的腔体,消力灌水器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口,消力灌水器的内、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溢流布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适用农学大型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成本低廉。使用过程中通过分水器可对多个试验盆钵同时进行灌水,从而提高了灌水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消力灌水器的溢流布水孔可实现溢流布水,从而避免了现有灌水方法易在盆钵内形成冲蚀洞,对土壤结构和作物根系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有利于农学试验的进行,并对试验数据的准确度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消力灌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源箱,2、引水泵,3、引水软管,4、输水软管,5、分水主管,6、分水支管,7、控制阀,8、进水口,9、消力灌水器,10、连通口,11、溢流布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适用农学大型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由水源箱1、引水泵2、引水软管3、分水器、输水软管4和消力灌水器9构成。水源箱1安装有引水泵2,引水泵2通过引水软管3与分水器连接。分水器由分水主管5和分水支管6构成,横向设置的分水主管5上安装有多个分水支管6,各分水支管6分别与分水主管5相通,各分水支管6上并分别安装有控制阀7,分水主管5上设置有进水口8。
分水器并由分水支管6通过输水软管4与消力灌水器9连接。消力灌水器9为一呈圆环状的腔体,消力灌水器9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口10,消力灌水器9的内、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溢流布水孔11。
该适用农学大型盆栽试验的灌水装置工作时,首先将消力灌水器9放置于各待浇灌的盆钵中,并使盆钵中所栽种的试验作物位于消力灌水器9的中心孔内,然后启动引水泵2,引水泵2通过引水软管3,将水源箱1内的灌溉水输送至分水器的分水主管5,进入分水主管5的灌溉水在分水支管6的分流作用下形成多股支流,并通过各分水支管6上的输水软管4进入至各消力灌水器9内。
进入至各消力灌水器9腔体内的灌溉水抬升到一定量后,通过溢流布水孔11顺消力灌水器9的内、外壁流出,从而达到对盆钵中所栽试验作物浇灌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灌溉水从消力灌水器9的顶部进入至消力灌水器9内,并通过溢流布水孔11溢流而出,因此灌溉水的压力被消除,不会在盆钵内形成对土壤的冲蚀,解决了现有浇灌方式不仅费时,而且集中的股状水流常在盆钵内形成冲蚀洞,对土壤结构和作物根系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试验进度的问题。有利于农学盆栽试验的进行,并对试验数据的准确度提供了保障;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8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