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油高压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8089.1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董阿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名古屋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42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油管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喷油高压钢管。
背景技术
目前,有这样一种喷油高压钢管,该喷油高压钢管的两端形成折弯段。其下折弯段的末端设有锥底直径大于折弯段管体直径的锥形限位头,为使喷油高压钢管与其他管件连接,该下折弯段上还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通过与锥形限位头的锥底相配的限位台阶而套装在下折弯段上,该连接管开口端的内壁上还设有与其他管件螺接的内螺纹。
采用以上结构的喷油高压钢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下折弯段的锥形限位头与连接管的限位台阶直接接触,且两者均为钢制品,硬度大,在接触的过程中,磨损也较大,且直接接触两者晃动量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下折弯段的锥形限位头的磨损少、不易晃动的喷油高压钢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上折弯段和下折弯段,所述的下折弯段的末端成型有锥底直径大于下折弯段管径的锥形限位头,所述的下折弯段上还套装有连接管,该连接管的内壁上设有与锥形限位头的锥底相配的限位台阶,所述的下折弯段上还套设有硬度低于下折弯段和连接管的垫圈,该垫圈位于锥形限位头和限位台阶之间。
所述的垫圈为紫铜垫圈。
套设在下折弯段的直管段上的连接管管段部分的套孔由大套孔和小套孔构成,其中大套孔直径大于小套孔直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因增设有垫圈,加上垫圈的硬度低于下折弯段和连接管的垫圈的硬度,这样避免了锥形限位头与限位台阶直接硬接触,在接触过程中起到了缓冲作用,减少了磨损量,且在使用过程中,也能有效减少晃动量。
作为改进,所述的垫圈为紫铜垫圈,紫铜垫圈耐磨使用寿命长。
作为改进,套设在下折弯段的直管段上的连接管的套孔由大套孔和小套孔构成,其中大套孔直径大于小套孔直径,避免了长距离加工小套孔,有效降低了套孔的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油高压钢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油高压钢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管体,2、上折弯段,3、下折弯段,3.1、锥形限位头,4、连接管,4.1、限位台阶,4.2、套孔,4.21、大套孔,4.22、小套孔,5、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喷油高压钢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上折弯段2和下折弯段3。所述的下折弯段3的末端成型有锥底直径大于下折弯段3管径的锥形限位头3.1。所述的下折弯段3上还套装有连接管4,该连接管4的内壁上设有与锥形限位头3.1的锥底相配的限位台阶4.1。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下折弯段3上还套设有硬度低于下折弯段3和连接管4的垫圈5,该垫圈5位于锥形限位头3.1和限位台阶4.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锥形限位头3.1的锥底与下折弯段3的管体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连接,该弧形过渡连接可避免因直角过渡连接而易造成磨损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名古屋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名古屋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8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