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7923.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F16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机械工艺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被加入到电子设备中来提高用户的体验,其中电子设备小型轻便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电子设备变小变轻后结构强度是否满足需求,与一些相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固定装置密切相关。
目前,一些电子设备使用较多的结构固定装置为金属钉和可熔结构组成的固定装置。其具体实现方式为:首先在可熔结构上预留出放置金属钉的凹槽,然后将金属钉一一对应压入各凹槽,最后通过热压的方式将金属钉和可熔结构连接在一起。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一、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属钉和可熔结构组成的固定装置中金属钉与可熔结构的连结,仅通过金属钉的外表面与可熔结构上凹槽的内表面侧墙连接固定来获取拉扭作用力(详图见图1-4),此作用力的大小与金属钉的体积大小成正比关系,因此当需要固定的电子设备变小变轻后,固定装置的体积也会随之变小,其中,金属钉的体积同样减小,所以,会导致由金属钉和可熔结构组成的固定装置的拉扭作用力减小,进而使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存在可能无法满足电子设备对结构强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二、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进行热压之前,会将金属螺丝钉锁入到金属钉的通孔中,在当金属螺丝钉的长度过长时,在热压过程中,就会顶到可熔结构的底部,进而存在降低固定装置的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存在可能无法满足电子设备对结构强度需求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主体,通过所述固定主体,能将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
可熔结构,与所述固定主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可熔结构上开设有M个凹槽,且在每个凹槽底部设置有N根可熔柱子,其中,M、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M个金属钉,其中,每个金属钉均具有一金属钉体,在所述金属钉体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金属钉的N个通孔;
其中,当以热压方式,将所述M个金属钉一一对应压入所述M个凹槽时,每个凹槽中的N根可熔柱子将穿设进所述M个金属钉中每个金属钉的所述N个通孔中,并熔化,进而将所述可熔结构与M个金属钉热熔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所述M个凹槽的每个凹槽的深度值为第一值,所述M个金属钉的每个金属钉的长度值为第二值,所述第一值等于所述第二值。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所述M个凹槽的每个凹槽中的所述N根可熔柱子为在制作所述凹槽过程中从凹槽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柱子。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所述M个金属钉中的每个金属钉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M个凹槽的每个凹槽的凹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间的配合使所述M个金属钉中的每个金属钉在热压热熔过程中能够与所述可熔结构组接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在所述M个金属钉中每个金属钉的所述N个通孔中每个通孔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圈凸筋,且使所述M个凹槽中每个凹槽中的所述N根可熔柱子能够穿设过所述M个金属钉中一个金属钉的所述N个通孔。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在所述M个金属钉中每个金属钉的所述N个通孔中每个通孔内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有K个金属螺丝钉,所述K个金属螺丝钉中每个金属螺丝钉的外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匹配的第二外螺纹,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的配合,能将所述K个金属螺丝钉中的每个金属螺丝钉连接至所述M个金属钉的一个通孔内,其中,K为M与N之乘积。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凸筋与所述M个金属钉中每个金属钉顶端具有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K个金属螺丝钉中每个金属螺丝钉的长度。
较佳地,所述固定装置,所述N根可熔柱子中每根可熔柱子熔化后与所述M个金属钉中每个金属钉顶端具有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二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所述K个金属螺丝钉中每个金属螺丝钉的长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中实施例二,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所述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中的固定主体,能将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7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