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的安装护线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7645.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聪;方祥建;高伟;唐军静;袁启毅;谭小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安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的安装护线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异步电机大多包括转子部分和定子部分(包括定子组件及端盖),在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组装过程通常采用手工直接安装方式,安装过程未对定子绕线进行相关防护。如此,在组装过程,一旦员工操作手法不规范,极易出现转子部分直接与定子部分硬性接触的情况,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定子绕线受损,如漆包线漆皮受损,导致长期通电后烧断,或者直接碰断绕线、造成绕组断路不转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能有效保护定子绕线的安装护线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的安装护线模具,包括用于保护电机的定子的绕线的护线部,以及用于电机的转子贯穿并安装到所述定子上的安装孔;
所述护线部与所述定子的安装口相匹配,并在插入到所述定子的安装口时隔离所述定子上的绕线;
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定子的安装口直径;大于所述转子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自所述护线部一端向外延伸,其直径大于所述定子的安装口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线部为圆环状,其内径大于所述转子的轮廓外径;其外径小于所述定子的安装口的内径;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护线部一体成型并呈弧形过渡,其最外端外径大于所述定子的安装口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线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定子的安装口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为漆包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线部的材质为塑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护线模具与所述定子或所述转子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护线模具,通过设置与定子的安装口匹配的护线部以及安装孔,使得在定子和转子安装在一起时,对定子上的绕线进行保护,其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并有效地保护定子中的绕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安装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安装护线模具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转子;2安装护线模具;3定子;4护线部;5引导部;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安装护线模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安装护线模具,是针对在电机安装过程中,需将转子1通过安装护线模具2安装到定子3的安装口中会损坏定子中的绕线的问题而提供,安装护线模具2包括用于保护电机的定子3的绕线的护线部4,以及用于电机的转子1贯穿并安装到定子上的安装孔6;
护线部4与定子3的安装口相匹配,并在插入到定子3的安装口时隔离定子3上的绕线;
安装孔6的直径小于定子3的安装口直径;大于电机的转子1的直径。
由于安装孔6的直径小于定子3的安装口直径并且大于电机的转子1的直径,因此转子1贯穿安装孔6安装在定子3的安装口内。
通过转子1贯穿安装孔6安装在定子3的安装口内这样的安装方式,在安装过程中护线部将转子1和定子3隔开,避免了转子1在安装过程中与定子3的碰撞,从而避免了绕线在安装中被损坏,从而保证了电机的质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安装护线模具,还包括引导部5;
引导部5自护线部4一端向外延伸,其直径大于定子3的安装口的直径。
引导部5与护线部4一体成型并呈弧形过渡,类似于喇叭口形,其最外端外径大于定子3的安装口的内径。这样转子1可以很容易的经过引导部5进入安装孔6中,避免了转子1需要对准安装孔6才能安装的不便,并且在定子和转子安装完成后,可以自安装口中拔出,从而既在安装时保护定子上的绕线,又不影响定子和转子的安装,提高了效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护线部4为圆环状,其内径大于转子1的轮廓外径;其外径小于定子3的安装口的内径。
这样便于护线部4伸入定子3中,同时也便于转子1伸入护线部4中,进而将转子1安装到定子3中,给电机的安装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7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